三百二十二、你怎么说(1 / 2)

 师长也很想看看这个从美国回来的年轻的将军是怎么的,而这个情况毫不疑问会从部队的伙食上以及官兵们的进食情况上反应出来。

这个食堂也是从石山上开凿出来的,面积很大,可以看出为了这个食堂工兵是很花了一些力气的。里面摆放着整整齐齐的桌椅,都是用才采伐来的松树锯成木板用钉子钉成的。已经有很多的官兵正在等着进餐,看到自己的长官们前来一个个的急忙立正敬礼,黄佳俊都是很和蔼的一一回礼,甚至还和一些士兵打招呼。

戴师长已经看出来到这里来进餐的并不仅仅限于军官,还有整个司令部的警卫部队。而黄佳俊对在这里进出的人非常的熟悉,就算是那些小兵也能一一的叫出名字。

不过,再怎么说军队里面都是讲阶级的。那些士兵都是端着自己的饭盒打好了饭菜,就走出这里到外面吃。戴师长从身边经过的士兵们端着的饭盒里发现饭菜的数量和质量都是不错的,主菜是土豆炖红烧肉,配菜是醋溜白菜番茄炒蛋,汤菜是豆芽炖大骨汤。

当然,军官们是可以在桌子上用餐的,桌子上早就摆好了饭菜,还是士兵们吃的那些菜式,都是用脸盘盛着。大家按着阶级分桌站好,黄佳俊先把钟司令让到前边,才笑着对戴师长说道:“本来友军袍泽来到这里应该弄丰盛一点的。但是现在是在前线,条件有限。还请炳功兄和各位袍泽多多担待,就将就着,怎么样?”

戴师长和几位军官急忙连说不敢,戴师长更是感叹道:“黄总,你这样说就见外了!大家都是两尺半走天下,平时有口热汤喝就不错了。哪有那么多讲究!再说了,这样地饭菜已经蛮丰盛的了。”

“好了!大家都不要站着了!坐下吧!”黄佳俊点头示意一下。军官们齐齐的坐下,黄佳俊端起一碗饭说了一声:“开动!”自己就埋头苦干了起来,大家都是军人也没那么多讲究。立时响起了一片筷子和碗碰撞的声音。

这一顿饭用的时间不多,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

大家又接着回到前面的作战室,继续上午的讨论,下午比上午更加激烈。而思路也慢慢的清晰了。

最后,大家一致形成一个意见:就是机场务必控制,这是重中之重。而攻城部队分成两个集群,东集群和西集群分别对付东西两个城区的鬼子。为了减少伤亡采取逐步压缩地方法。

在这次讨论中戴师长并没有加入进来。只是凝神听着,在记事本上记着大家的发言。戴师长明白这个四十八集团军里多的是骄兵悍将,自己刚刚到这里还是收敛一些的好。他不发言,200地其他军官也没有那个发言。

旁边的参谋们也在这些高级将领们的争论中。在地图上移动着各种图标。

不过,黄佳俊对这个意见没有发表什么看法,在点灯时刻。只是轻轻的说了一句:“今天就到这里!大家回去后把自己地意见形成书面报告明天交到我这里。如果还想起了什么也一并写在上面!散会!”

等到大家都要离开的时候。戴师长也想随着大家离开。却听到黄佳俊叫了一声:“戴参谋长,你留一下!”

在黄佳俊的会客室。这里也是黄佳俊的寝室,里面陈设非常地简单,四周墙壁上还是一幅幅的地图,正面的墙上挂着黄佳俊与最高当局地合影照。这个可是黄佳俊地护身符哪有不挂得好好地道理。戴师长也是享有这个荣誉的人,所以也就不感到奇怪了。

参加这个小型会议地人只有寥寥的四个人,黄佳俊、钱三河、王汝历再加上戴师长。

戴师长明显的一愣,钱三河这个人物他是知道的,这是最早跟着黄佳俊的,也是四十八集团军的第二把手,王汝历虽然不过是个上校,但是明显很是受到重用,能够成为四十八集团军的参谋处处长没有两把刷子那是不可能的。而叫自己参加进来就有点不合常理了。

黄佳俊并不管戴师长此时心里在想什么,招呼他坐好后,向王汝历示意一下。

王汝历啪的一声立正,打开一个文件夹,从里面取出一份文件递给戴师长:“戴参座,这是我们从国外的各种报纸上收集的情报,请你看看!”

戴师长带着疑惑,翻开文件立即就看了起来,马上就被里面的情报给吸引住了:这是一份对鬼子关东军动向的分析。里面对关东军近段时间的动向进行了全面的关注,有他们的兵力布置和最新的兵力调动,特别是1939年初组建的第23团这个本来准备用于驻防占领的中国领土的师团却被调往了黑龙江的海拉尔。并且从1939年的511日开始日苏双方在离海拉尔约两百公里的地方发生了冲突。文件的后面全部都附有这些情报的来源甚至是从各种报纸上剪下的一些报道的粘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