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二十八、血洗医院(1 / 2)

 王志远和张宣武赶回东门的时候,东城墙南半部守军已经大部阵亡,一部被迫退守东城门楼,日军又在用大炮猛轰东城门楼,城门已经被平射炮发破甲弹轰破,城楼中弹起火,士兵无法存身,日军三、四十人突进东门。

两人赶紧指挥部队用仅有的四挺重机枪和数百手榴弹从两侧反击,将其全部消灭。

没过多久,日军继续冲锋。战斗中,滕县县长周同和吴营长同时阵亡。

张宣武刚让鲁江平去向王铭章报告周同阵亡消息,自己左腿和双足中弹负伤。

几乎同时,王志远也左臂中弹,他忍痛率领营副侯子平、连长胡绍章、特务排长蔡得云所部残余官兵,一边逆击,一边搀扶着张宣武等受伤官兵逐次退守东北城角和北面城墙,东门随即失陷。

这时,日军已经占领了东、南、西三面城墙,北面城墙和东北、西北两城角仍在守军控制中。这时的北城墙守军,为122727团3营经16日东关战斗减员后缩编的一个连,以及其他部队和义勇队的零散队员。

城内的情况已经非常危急!而黄佳俊带领的援军还没有动静。

由于日军官佐大多宁愿在白天用飞机大炮狂轰滥炸,不愿在傍晚以后冒险作战,入暮后只有少部分下级士兵奉命爬上城墙去盘踞射击。但这些士兵大多不愿下墙入城进行巷战。没有继续向北压迫。北门周围地零散川军,也陆续集中到王志远身边来。

这时,北城墙附近守军共约二三千人。王志远见天色渐晚,让侯子平指挥大家扒开堵塞的北门,有组织地逐次掩护着突围出城。

在北面城外围城的日军,在北关两里以外,他们没有发现突围出来的人。东、西城墙的日军只以火力追击,没敢下城追击。大家安全撤离滕县城。

但是。这群出城伤员和突围人员,在途中遭到城南日军炮火轰击,和城西北铁路两列炮兵装甲车的拦截和追击。日军的铁路装甲车,是在17日正午前后修复北沙河铁路桥之后开来的。

就在被鬼子地铁甲车压制在那片空旷地,动弹不得的时候。王志远和张宣武都心急如焚,如果不能冲出这里。等后面的鬼子再一围上来说不定就会全交代在这里了。

王志远正要组织敢死队炸掉这两辆铁甲车。

突然,“轰轰”同时从后面发出几枚穿甲弹击中铁甲车,立时冒出浓烟和火焰。

铁甲车上的鬼子顿时慌了手脚,把机枪和大炮慌慌张张的调转方向,向后面扫射。

跟着王志远的曹一飞大喜,对正惊疑不定地王志远说道:“王旅长,是黄师长派来的援军!快,命令弟兄们冲过去!”

这下,日军的注意力全部被前来支援的部队吸引了注意力,王志远马上组织战士们有次序的向西南方向突围。

为什么曹一飞会跟王志远在一起而不是王铭章在一起呢?

原来黄佳俊在听说城外41军45已经完全失去了指挥。求王铭章以22集团军前敌总指挥的名义授权黄佳俊全权指挥城[本来这是一个最好的办法,可是屋里的高级将领一听脸全都阴沉了下来。

这怎么都有点像是落井下石。趁机夺取军权地举动。因此,王铭章对黄佳俊前来支援的动机产生了怀疑。不过这时也不是说这个地时候,王铭章只好叫王志远带着他们。

而黄佳俊带着500人正掩蔽在藤县附近,战士们看着城里的大火,听着城里激烈地枪炮声,一个个都心急火燎。但是始终不见黄佳俊下达命令。

刚到入暮的时候,黄佳俊立即变得杀气腾腾。命令王继胜带着一个连200人,带上全部的四门战防炮和六门迫击炮,还有重机枪埋伏到从北沙河铁路桥附近。一是对付鬼子可能而来的铁甲车;二是找机会炸掉鬼子刚刚修好的北沙河铁路桥。接应从城里突围而来的守军。

王继胜不负众望,集中所有的战防炮和迫击炮对铁甲车发起了突然袭击。把鬼子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就在鬼子乱成一团的时候,王继胜一挥手四个抱着炸药包地战士借着夜幕的掩护向铁路桥冲去。

一声巨响,刚刚被鬼子工兵联队抢修好地铁路桥飞上了半空。

那么黄佳俊带着主力又到哪里去了呢?

黄佳俊等王继胜离开后,开始分派任务。这时鬼子在藤县周围的布置已经被李云生带着狼牙侦查的清清楚楚。

由于鬼子已经把藤县围得水泄不通,也完全切断了周围中国援军的来路。从上到下都比较松懈,特别是在攻占临城过后。濑谷少将更是信心满满,急不可耐的向矶谷师团长发出了报捷电报。

濑谷在发出电报后,由于连续两天两夜没能睡觉,就对卫兵说:“我要休息一下,没有什么重大变故就不要叫醒我!”说完就回到抢占的房间里呼呼大睡。

李云生在地图上标出了鬼子在藤县周围的布防地点。黄佳俊一眼就盯上了小柳庄这个地方,那里是鬼子后勤辎重的集中地,同时也是鬼子的战地医院。打死打伤的鬼子全部集中在那里,也是水原少将的指挥所。由于全力进攻藤县县城那里的兵力不多,只有少量的后勤辎重兵和一些卫队。

当即决定袭击那里。

黄佳俊命令主力,全部轻装,掩蔽前进。快速向小柳庄进发。

鬼子的战地医院只是进行临时的救护和包扎,一般都会把战死和受伤的用专门的运输队向后方大的野战医院运送。

不过,今天由于要全力进攻临城,所有的运输力量都被用来向临城运送辎重和人员,所以留在小柳庄的伤员和尸体很多。

小柳庄上通明,庄子的围墙上探照灯四处照射。

从庄子的西面有一支一百余人的日军中队在一个少佐的带领下正在跑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