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十年的努力,提婆向女神殿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天赋和非同一般的才华,在年仅十四岁就成为了女神殿的祭司,也是女神殿有记载以来最年轻的祭司。更加让人吃惊的是,在十年后奇迹般地接过了大祭司的位置。这么年轻的大祭司,在以前是从未有过的,也是无法想象的。所以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仓促而错误的决定,应该是提婆在背地里不知使了什么手段才获得的这个位置。女神殿里比她资历老,更有天赋的人也不是没有。可最后为什么选择了她,这是始终没有人弄清的,但有一件事是很明确的——大家都不喜欢这个年少成名的家伙。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女神殿上下,乃至海女国的所有人都清醒地认识到,除了提婆也不会有第二个更合适的人了。当时的海女国并不是一个王国,只是附属于刚铎王的侯国而已。说是海女国,其实就是一大块封地而已。并且海女国的国王是没有权利称王的,只是对自己的子民们称呼为王,实际上只是一个侯爵。海女国的前任国王并不管这些,他还是执意称王。他认为海女国是在远离康帝斯大陆的岛屿上,与康帝斯大陆没有任何陆地交界的地方,不必过多担心刚铎王派兵前来。况且,刚铎王朝已经似以前那么强大了,他可以更加放肆一些了。即使刚铎王知道了,也不会大动干戈。况且海女国有海水作为天堑可以阻敌。又因为距离远,刚铎王对这里的控制实际是很弱的。国王烈德悄悄地在岛内称王,并刻意地控制了消息的传播。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国王烈德称王的消息还是传到了康帝斯大陆。当时还没有哪个领主敢这么做,海女国的国王是冒了天下之大不韪,成为了众矢之的。流言很快就以想不到的速度传播到了荣光城,并传到了刚铎王的耳朵里。刚铎王虽然也察觉到对刚铎王朝边缘地区的控制力没有那么强,但这时的刚铎王还自诩为刚铎王朝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其威严不容侵犯。如果第一个冒头的人没有处理好,恐怕后面还有更多的效仿者。海女国的行为也遭到了刚铎王的强烈反对。即使刚铎王朝已经是外强中干了,但刚铎王还是一意孤行,决定派兵远征海女国。刚铎王拼凑出五万军队往海女国浩浩荡荡地挺进。听到消息的国王烈德起初以为听错了。要知道,刚铎王朝的王都——荣光城,常年驻军也不过一万人,短时间内到哪去凑了伍万人?况且从荣光城到海女国可是有上千公里的路程。刚铎王朝自从建立开始,就没有打过超过一千公里的仗。所以国王烈德对于自己的安全是没有忧虑的,舞照跳歌照唱,一切还是像往常一样。可当刚铎王的军队到了海的对岸,海女国的臣民才开始心神难安地焦躁起来。海女国的国王深深地知道,那个时候的海女国还没有能力保卫自己。最起码的,海女国连正式的军队都没有,有的是只是守卫。况且海女国的多风潮湿环境导致本地女性的出生比例奇高。海女国内的很多职位都是女人,守卫当然也不例外。让身为女性的守卫去抵抗来自刚铎王朝的铁军,这无疑是必败无疑的局面。即使知道这个力量对比悬殊的结果,海女国的国王却没有放弃称王的想法。他同样东拼西凑了一支军队,但环顾四周,周围竟然无可用的将帅之才,没有人打过这么大规模的战争,谁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有兵无将的困境在短时间内,传遍了整个海女国,依然没有人主动请缨。知道刚铎王朝的军队就是海的对岸,海女国的人没有想起来反抗的意思,更多人趁夜偷偷离开海女国。一开始只是有钱人和有权的,到第五天,普通人也开始携家带口地逃离海女国,以至于国王烈德必须下令关闭城门才制止了成为空城的局面。可由于担心随时会打仗,本应是欣欣向荣的海女国王都开始呈现出死迹。看到如此情形,海女国的国王知道自己大势已去,对外他可以强撑,但到底有多少底牌他自己是清楚的。终于,在迟迟没有抵抗信心的情况下,国王烈德选择了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带着金银细软登上了自己的专属快船,想趁夜色逃离这个是非窝。毕竟留在这里也只有等死的份,王位可以不要,命但得留着。就在每个人都感到绝望的时候,一个人竟然出乎预料地站了出来,竟然说有办法可以抵抗刚铎王的军队,并且让他们无法踏上海女国的一寸土地。这个时候说出这种话,没有人相信他所说的。可有一个人相信了,而且抱有很大的希望,这个人就是海女国的国王。因为想到逃离这里就相当于放弃了自己的国王梦,所以只要能拯救这一切的,都是他的希望。而这个人就是他最后的救命稻草了。但小命还是重要,国王烈德决定暂时出去躲避,同时又下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把当时海女国的全国兵权一股脑地就交给这个人。这让很多人感到费解,甚至怀疑这个人是国王安排的一个假的抵抗军领袖。为的就是证明国王并没有放弃抵抗。这的确是国王刻意安排的,但不是这个用意。国王的出发点还有另外一层考虑。从自身的安危出发。如果他继续待在海女国就会成为刚铎王的眼中钉。如果换了一个人拥有了海女国的兵权,刚铎王军队的注意力就会被他所吸引,自己也就安全了。这么一石二鸟的计策,国王烈德越想越认为自己的聪明才智很适合当国王。在一边逃难一边自我欣赏的情况下,他同样期待那个人能给海女国带来什么?是否能抵挡住刚铎王军队的攻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