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安顿好张辅,徐钦的生活很快就回到了正轨。
张辅这人也确实是个人才,怪不得年纪轻轻就能受到朱棣如此看重,未来又能创下那么大的功勋。没用到两天,他就基本融入了锦衣卫新军的圈子当中,而且非常努力地学起了新军的一应事务。
而且做事极为努力和细心,将新军的事情,事无巨细全部都记录在了自己的一个小本本上面。众人也只当他是在认真学习新军训练事宜,并未做过多的猜想。
徐钦也继续以关注新军训练进度为名,观察了他两天,也觉得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了,这才又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向其他方面。
现在徐钦的主要精力大致都放在三大块事务方面。首先是朝堂方面,只是现在朝堂上有一种风雨欲来之前的异样平静,他也不敢贸然出手搞事情,所以完全呈现出一种按部就班的状态。
日常向朱元璋做工作报告,听取朱元璋的尊尊教诲,顺便将用新式火炮改进战船的想法跟他打了报告,得到了他的首肯。
同时和朱允炆集团的关系也算是“愈发牢靠”,在他大婚之后,其行事也是逐渐成熟了起来,可这种程度的成长并不足以让早已打定主意的徐钦并不打算回头。只是两人在日常的公务交流中至少能找到更多的共同语言了。
朱允炆也越来越看重这位天纵奇才的妹夫,当然与此同时的是黄寺卿的愈发紧张和不安。
而借由龙江造船厂事件,和练子宁展开了深度的合作,又将一员朱允炆麾下的大将给忽悠瘸了。这事也进一步强化了朱允炆对他的信任,毕竟从明面上来看,徐钦确实算是主动帮了练子宁一个大忙,要不是“盟友”人家会主动往自己身上揽你的事么?
其次就是直接攀军事科技树的事情。军器局工坊铸炮改进项目得到了徐大少的重点指导,很多后世不起眼的小技巧,或多或少能够帮到这些高级工匠们改进生产工艺,不过这种提升对于具体的技术攻关帮助依然有限,真正要彻底解决铸炮问题,还是只能依靠这些工匠们的努力。
另一方面就是逐步开始主持新式海军战舰的改进工作。
由于要直接将原来的“随机分布”式火力结构改成以侧舷火力为主的结构,第一个改进就是将船体侧舷结构进行大改。在两艘废船的基础上,直接往上增加一层专门的火炮甲板,并且要试制足够数量,又要全部可堪使用的炮窗。即使是这两艘船因为原始设计缺陷,根本不可能真正达到满载火炮的状态,更不用说是全火力齐射了。不过既然是试验,那就要尽量做全套。
就算是这样,要解决的问题也很多,比如说仅仅是新式的船舷炮窗开关、密封问题,就足够他们忙活好一阵子了。
至于其他的机构加强,增设弹药舱室,以及相关的安全措施,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估计初步拿出改造的船体成品,至少也是三月之后的事情了。到时候才能考虑真正将火炮搬上船进行实弹测试的事情。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新式学堂的教育问题。这一方面虽说有些事只能他亲自去抓,不过好在这些事其实并不急于一时,能多教一点是一点。而且在这里,整体环境氛围较其他地方都要轻松许多,徐钦大致也是将这视为办娱乐性质的活动。
只是唯一
镇国永乐啃书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啃书网推荐阅读:皇叔威武:霸宠小娇妃
需要小心的就是不要惹毛了那位三姑姑,否则手中已经掌握了不少浓硫酸、浓硝酸之类的大杀器的疯婆子,实在是有些令人不寒而栗。
当然,这一切的事务都要为家庭让步。这或许也是人达到了一定的层次之后的必然,就比如皇室的私事皆是天下事。徐家虽比不得朱家,可也是毫无疑问的大事,尤其如今这位徐家大少奶奶,不仅产下的极有可能是下下代的魏国公,自己本身更是出身皇室,所以她临盆的这几天,就连朱元璋都有些坐不住,更别说是更直接的当事人徐钦了。
洪武二十九年二月初三,一大早朱雨宁就感觉自己身子不舒服。围在她身边的那一大群经验丰富的仆妇马上就意识到要发生什么了。于是整个徐府迅速开始沸腾起来,应天水平最高的稳婆,宫中的御用接生婆,太医院的妇科圣手等各种专业人士迅速将徐家变成了一个战场。
这种情况下,徐家自己人也是跟着紧张了起来,压根没去早朝的徐钦不论,反正他也一点儿经验都没有,就只知道在院子里面打转。此外,就连平日里雷打不动一定要在中军都督府坐堂的徐辉祖都是在早朝结束之后的第一时间就返回了中山王府。
跟着他一起回来的,还有一大群的中官,其中甚至还包括了宫中司礼监的太监黄威。看着他怀里鼓鼓囊囊的,想来是直接揣了两份不同的封赏圣旨,只等到时候看结果拿哪一份宣读了。
此外,作为朱雨宁的嫡亲哥哥,皇太孙朱允炆也派出了一队东宫的中官随时查探和回报。至少表明了他对这位妹妹,以及妹夫的看重态度。
两队中官每隔两刻钟就会派出去一人快速回宫向宫里报告情况。凭空将紧张的气氛推向了更**。
而徐钦在外面听着朱雨宁的惨叫和各种工作人员发出的声音,以及不停进进出出运送汤水等物件的丫鬟们,心情愈发紧张。想到这个时代医学水平,尤其是在生育这方面的缺陷,以至于就连各种条件绝对最好的皇室生育风险都不能算小。
再想到朱雨宁的年龄问题等一系列问题,心里不由得越来越紧张。
其实按照他自己的想法,等稍微过几年再要孩子更为稳妥。可除了他之外,朱雨宁、徐辉祖夫妇,甚至是朱元璋都希望尽早能把这件事了了。尤其是朱雨宁,如果婚后数年都无所出的话,承受的压力之大简直难以想象,所以最后徐钦还是不得不选择了顺其自然。
但真当到了这最关键的时刻了,他突然又有些后悔和害怕,要是真有个万一,那还真是万死莫赎的事。
整个生产过程从早到晚,花了超过六个时辰,到后来朱雨宁的呼喊声真的是属于那种声嘶力竭的状态,甚至中途一度出现短暂的停顿。不明就里的徐钦还以为是要出现最可怕的情况了,几度想直接冲进产房,还是徐辉祖等人竭力阻拦,并且徐夫人和太医都保证没有问题才让他稍微冷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