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的防御工事确实比平壤之战时长进了不少,在第三师比平壤之战更强大的炮击下,幸存的清军依然达到二分之一强。这也和清军学会了伏地躲避炮击,人员更加分散有关。
四辆坦克充当了吸引火力的靶子,遇壕沟皆一跃而过,遇到石墙土墙也是一撞而过,遇到幸存的土堡,皆是一炮轰平。
坦克的块头够大,目标明显,清军也是欲得之而后快,所以成为清军首选的打击目标。
六十四辆装甲车随后接力,装甲车陆续到达清军壕沟后,用车载机枪对着壕沟内的清军就是一顿狂扫。
壕沟内的清军也不甘示弱,什么八磅炮、六磅炮、三磅炮,大小臼炮、虎蹲炮、子母炮,各种火铳和万人敌(土制手榴弹)对着装甲车拼命地轰击。
那些坍塌或者未坍塌的土堡内也伸出了各种炮口,对着天策军的各型战车开炮。
土堡内所布置的火炮主要是佛郎机炮和大型臼炮,因为这些炮分量较重,所以布置在土堡中,但是数量不多,总数一百多门,其中以臼炮为主,其中半数已经在先前的炮击中被摧毁。
“叮叮当当!”坦克和装甲车身不时的被五花八门火器命中,发出叮当脆响。
随即天策军的战车展开还击,“通通通!”“轰轰轰!”车载机枪和坦克炮不断轰鸣,清军不是被打成筛子就是被轰杀至渣。
一时间整个清军阵地上硝烟缭绕,烟雾弥漫,噼里啪啦打成了一锅粥。清军的火器以黑火药发射,烟雾非常浓重,由此可见清军的火器化率还是相当高的。
这也是被天策军逼迫的,满清发现只能以火器对火器才有可能对付的了天策军,所以这几年玩命的制造各类火器。
无论是孔有德等人的汉军旗,还是佛郎机人,或者满清俘虏的大明工匠,有一个算一个,只要是能制造火器的都被满清当成宝贝,各种火器纷纷上马。
可惜满清的工业水平几乎为零,物资也相对匮乏,纯手工打造,根本做不到五十万大军人人都配备火器,因此这些火器主要布置在城防和要塞。
满清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火器和天策军相比无论是射程,还是射速都无法对天策军造成致命的威胁,所以野战部队仍然以冷兵器为主。
第三师以坦克吸引出清军火力,装甲车随后压制和消灭。五十辆推土机也随后陆续到达壕沟,推土机的大铲子推起泥沙,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将大量的泥沙推入壕沟,正在霹雳乓啷对付向壕沟内倾泻子弹的清军当即被活埋。
“啪!”“啪啪啪!”“轰轰轰!”天策军步兵也掩护着推土机跟了上来,自动步枪、冲锋枪、散弹枪和手榴弹不停地向壕沟内、土墙石墙后面招呼。
无后坐力炮再次登场,目标主要是那些坍塌的土堡内伸出的炮口。
清军的战壕战术仍然不足,绝大部分清军对天策军各型战车的性能也没有足够的认识。他们总是无知的认为,手里的火器能够洞穿天策军的战车,其实就算是性能最好的佛郎机炮,也打不穿特种钢材车身的装甲车。
所以天策军的战车登场后,清军幸存的有生火力纷纷暴露,玩命的招呼天策军的战车,战术上的失误是致命的,清军几乎放弃了干掉更多天策军步兵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