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峰回路转(2 / 2)

而且《音乐之声》的影响力也远远不止音乐领域,无数个伟大的艺术家透过它被人们所熟知,无数个华夏音乐圈巨大的转折都因为它而成功。

可以这样说,《音乐之声》透过音乐辐射整个社会,它的影响力早已不仅仅存在于在音乐领域,更影响着时代的变迁。

所以,对于能够登上《音乐之声》封面的人来说,《音乐之声》对于这个人的似乎不单单是音乐上的赞赏,也会考虑这个人的音乐在对于社会的某些影响。

《音乐之声》每年53期,并非每期都会有封面人物,而且空余的是时候还占绝大多数时间。

甚至在华语音乐圈极度萎靡的0105年,五年间两百六十多期,竟然只有不到二十个封面人物。

算下来,平均一年只有四个人登上封面,即便近些年华夏音乐市场再度复苏,去年也不过有十六个封面人物,连一半都不到。

也许,这就是华夏自古的文人风骨吧,宁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

但只哪个人能登上《音乐之声》的封面,那往往便证明,这个人在音乐领域有着非同一般的故事,非同一般的影响力。

业内也戏称,有时候登上《音乐之声》的封面,比拿上一次金曲奖还要难,由此可见登上这封面的难度有多大。

而这次,众多《音乐之声》的读者拿到新一期的杂志后,意外的发现,空置好几期的封面上,再次出现了封面人物。

而且,这个封面人物大家最近可是非常熟悉,他的名字也没少出现在近期的新闻报道中,兴许有读者就刚刚在网上发表完对这个人的评论。

在封面上,“音乐之声”百年未变的四个字体下,有着这样一副照片。

苍凉的戈壁上,夕阳斜下,泛起最后的红光,一个青年男子背着旅行包,穿着冲锋衣,一手提着吉他,一手遮在眼睛上朝着远方望去。

青年男子脸上带着尘土,表情凝重,似乎正在这毫无生机的戈壁上寻找方向。

而在青年的脚下,写着这样的标题:杨羽音乐路上的孤独逐梦者!

当看到这个青年的样貌,在看见标题上的名字,所有人都认出来,这不就是最近被媒体抨击的杨羽吗。

但所有人都在心中疑惑,为何杨羽会登上《音乐之声》的封面,他不是一个为了名利背叛了队友的人渣吗?难道《音乐之声》也开始炒作绯闻了?

尽管疑惑,但习惯于《音乐之声》的权威性,读者们还是翻开了杂志,去看关于杨羽的这篇报道,希望找到杨羽登上《音乐之声》封面的原因。

很快,他们就找到了这篇文章,文章的名字是:杨羽,音乐路上的孤独逐梦者!

而文章的作者,是国内拥有著名记者、乐评人等诸多头衔的辛音如。

在这篇文章的开头,辛音如用回忆的语气写着:

那是在十月,许昕玲的两首歌登上公信榜前十,吴先生让笔者对此事进行采访,但笔者却对这两首歌的创作者更有兴趣,所以特意对两首歌年轻的创作者发出邀请,他的名字叫做杨羽。

那天清晨,笔者走过小楼前的花园,一个年轻身影闯进笔者眼中,那就是杨羽。

当时这个年轻人坐在小楼前的凉棚下,穿的就像街道上来来往往的普通青年一样,只是表情里带着些青春的烦恼,一下子就引起住了笔者的注意。

说到这里,辛音如还附上了她当时拍摄的那张照片,照片不知是因为曝光问题,还是冲洗问题,光线有些发黄。

照片里,杨羽静静的坐在凉棚下,穿着黑色的卫衣,用手扶着脸,深邃的眼光看着远处,伴着秋风落叶。

就像辛音如说的,杨羽眉头微微皱起,俊朗的面孔上,除了年轻的朝气,还似乎有说不出的烦恼。

之后的文章,辛音如开始讲述她如何上前采访杨羽,任何开始了解杨羽的种种过往,也记住了杨羽对她所说的种种。

从那时起,辛音如便知道了这个男孩在音乐路上孤独的逐梦之旅。

文章里,辛音如详细的记录了杨羽对她所说的一切,记录了杨羽的音乐之路。

从喜欢音乐,到开始创作音乐,那时的热情。

从一无所知,到破旧厂房里的乐队成立。

从一个有为大学生,到父母心中的叛逆儿子。

从初到燕京的艰苦奋斗,到被队友难以置信的背叛。

从伤心欲绝的踏上高原,到最终走出阴霾。

从普通失意青年,到选秀节目的人气选手。

从中途落选,到签约银河娱乐。

杨羽追逐梦想的路上,有过懵懂,有过幻想,有过奋斗,有过叛逆,有过悲伤,有过重生,有过辉煌,也有过突然失去一切,却又重新拥有的大起大落。

说到这里,辛音如这样写到:笔者突然心中涌出这样一个冲动,我应该去了解这个男孩的一切,去了解他的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