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降(1 / 2)

 兵败如山倒,黄巢军同溃坝一般四下逃散,整个瓦子寨一片混乱,混乱中,黄思邺第一时间领着护军队伍突破了唐军的阻拦,向南面陈州方向奔去,剩下了万余残军如同没了头的苍蝇一般,到处乱撞。

李宾唐和王虔裕在山上一直率领部众抵挡着,直到最后局面彻底崩溃,两人才仓皇地随着败军一并下山,可这个时候山下的唐军已经布防妥当,任何黄巢军都插翅难逃。

“怎么办?”王虔裕和李宾唐面面相觑,摆在他们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条是战死沙场,一条是投降归顺。

对于黄巢军的这两个将领来说,气节诚可贵,生命价更高,力屈站死的事情,自己是万万做不到的。

万般无奈之下,他们选择了投降。

投降也就是跳槽,在古代,这种华丽转身其实是一个相当有技术含量的活儿,不想抱憾终身,那可就一定要选对了投降的对象。

投降对了人,老板对你看重体恤,不把你当做降兵败将看待,如果投降错了人,人家把你晾一边都算是好的了,碰上脾气不好的将军来个杀降泄愤的事情也是有的。

王虔裕等人如今就面临着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的选择,向忠武军、武宁军还是宣武军投降。

忠武和武宁军是大镇,势力雄厚,宣武军虽然也是大镇,但如今实力相对薄弱,李宾唐等人站在两个高大上的面前,看着旁边还有一个**丝选项,他们没有太多犹豫就选择了投降宣武军。

在招纳黄巢军降将的条件上,朱温有着先天的优势,其是别人无法比拟的。

首先,朱温本身就是黄巢军的降将,跟这些黄巢军的军将都不陌生,双方都互相知根知底的,不存在隔阂和陌生感,当年朱温被迫降唐,大家也都知道,平时对其人品印象应该不会太差。而且投降朱温后不必担心自己这个降将的身份,反正大家都是降将,只是早晚的区别罢了,谁也别笑话谁,搞那个五十步笑百步的就没什么意思了。

其次,别的藩镇实力雄厚,也不在乎你这一两个降将是不是人才,咱这里最不缺的就是人才!投降到这些高大上的藩镇中肯定会被排挤,搁置,搞不好老死都出不了头。

而朱温这边就不同了,宣武军镇缺人才,而且其特点就是,特别缺人才!投降宣武军镇,自己还有一丝出头的机会,总比终老于冷落之中强很多。

朱温望着蜂拥而来的黄巢军,他一面命令军士们踞地防御一面命令弓箭手预备。

“降,我们愿降!”李宾唐和王虔裕走在军队的最前面,两人举起了白色的布帆,清冷的白色在这战火硝烟之中显得甚是刺目明显。

朱温看到了这抹白色,他抬手止住了身后即将发射的攻击手们,“止,撤弓!”旁边的号令官立即会意下令道。

朱温看着面前的黄巢军,仿佛看到了之前的自己,无奈中饱含着屈辱,但偏偏却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

朱温看了看氏叔宗,氏叔宗点了点头,带着护军迎了上去,氏叔宗手攥紧着长刀刀柄,时刻准备防御对面的军队暴然一击。

投降对双方都是极其考验心理的事情,万一对方是假降呢?趁着自己放心大意时候突然给自己来一下子,本来的优胜局面很可能被自己给玩砸了。

接受投降的一方,往往会选择一面备战防御,一面去试探对方究竟是不是真的投降,氏叔宗此刻就是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