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忧北患(1 / 2)

 夜风袭过长安城,月色渐渐转淡,东方的天际间泛起了鱼白肚皮,大明宫内,朝臣们正静静肃立在宣政殿外的阶石之下,等候着上朝的清令。

凉王李侹病薨,皇帝下诏休朝三日,这三日里各部的奏章,呈文堆积的如同小山,虽说皇帝不用事必躬亲,但南北两处战线,各个地方的战报和告急文书还是要呈奏圣躬的。

唐帝的眉头拧成了一团,岭南东道节度使李迢告急的文书如同雪片般堆积在御案之上,黄巢越过大庾岭后一路南下,沿途州邑纷纷示警告急,韶州、清远、番禺尽数陷落,如今连广州城都被团团围住了,本来被高骈逼迫的窘态万状的黄巢军,竟在岭南又慢慢地恢复了元气。

之前高骈选择止步大庾岭,这其实是一步政治险棋,卢携下野之后,朝廷之上宰辅老人就剩下了王铎,在其主政期间倘若灭了黄巢,那这政绩可全被王铎笑纳了,但养虎为患实在是不明智的行为,可至少现在高骈还认为躲在岭南的黄巢军不过是一头困兽,自己随时想去收拾他,那都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高骈的纵敌所造成的局面使得朝堂上的王铎很被动,自己是由礼部升任中枢宰辅,军事方面一直是个短板,不熟悉行军打仗流程,在军队里面也没有什么人脉和嫡系将领。

如今朝局纷乱难解,叛乱久难平息,出了问题就需要人来担责任,皇帝自然不会去背这口黑锅,田令孜、杨复恭等人不仅躲得远远的,而且暗底下还在自己背后捅刀子,朝会之上皇帝的问责意思已经很明显了,自己若再不表示表示,恐怕是过不了这一关了。

王铎在心里暗自叹息着,撩袍拜倒在帝座前,沉声说道:“岭南局势艰危,乱军久难平灭,臣忝为宰辅实在难辞其咎,请圣上准臣效裴文忠公赴岭南督军平乱,为陛下解却朝夕之忧,臣俯首请命,此次南去若不能平灭黄巢乱军,誓不北还。”

唐帝看着下面匍匐在地的皓首老臣,其单薄的身体此刻恭顺地弯曲着,一想起卢、郑两相离去后,这些日子也亏了王铎左右支应着,能支撑着如今这局面不崩溃也算是难为他了。

唐帝本来被田令孜等人在下面挑起的怒火慢慢地平息了下来,他仔细地看着王铎,想了会儿,然后点了点头,“朕准了。”

宪宗时期淮西荡乱,最后凭着裴度坚决平叛的倡导并亲去前线督战,百折不挠,终于克定战乱,成就一时美谈,自己的宰辅此番效仿前贤南去督军,应该也不会让自己失望吧。

年轻的唐帝想法有些天真,要知道王铎不是裴度,他没有裴度那样的军事才能更没有其坚韧不拔的决心和意志,而且其手下也没有像李愬那样的良将,能做的出雪夜下蔡州的壮举。

手下没有知根知底的将领,只能依靠品牌效应了,本着龙生龙虎生虎,将门之内必无孬种的观念,王铎将宝压到了泰宁节度使李系的身上,这个李系曾是郑畋极力推荐的人,其他推荐的人像崔安潜、张自勉等人都用实力证明了郑畋的眼光,作为超级名将李晟的曾孙,这个李系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自己此番南下就要借用这柄利剑去斩灭黄巢的乱军。

李系这个人,绝对是个坑货,而且是个大忽悠,忽悠了郑畋,又接着忽悠王铎,按说既然能当宰相的人,智商肯定低不了,可就是这两位高智商的人才,却都被这个李系给蒙蔽了。

经过短暂地接触后,信心爆棚的王铎放心地将朝廷调拨给自己的五万精兵全部交给了李系,此刻的王铎不会知道,自己恐怕一生也走不出这次遇人不淑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