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岭南(1 / 2)

 攻陷了交趾,使南诏实现了梦寐以求的通海愿望,与以往犯边不同,此次南诏军战后直接在交趾驻军两万,摆出了一副准备将其永久占有的架势。

而大唐方面在安南的军事力量随着交趾城的沦陷,迅速龟缩,所有在安南境内残存的驻防部队奉命向邕州撤退,这些军队注定踏上了一条充满危险的血泪之路,一路之上唐军不仅跋山涉水,期间还要冒着被南诏军袭击覆没的危险,最后到达邕州驻地的恐怕十不存一。

南诏,阳苴咩城内,年轻的皇帝酋龙难以抑制住攻克交趾后的喜悦,和亲信群臣们欢饮达旦。

清晨,酋龙醒来之后,当其目光再次汇聚到地图上的交趾城时,他却突然发现,实际上安南依然没有完全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因为东面的邕州如同一柄利剑,横亘在南诏和安南之间,监视着两者间的一举一动,随时有插入并割裂两者的可能。

必须拿下邕州!一道旨意很快从王城发出,数万的南诏军士亦即将整装奔赴新的战场,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但战争却将要开始。

左右江,两条江水一南一北,蜿蜒曲折自西向东流去,沿途滩多水急,流量丰沛,两江在邕州境内的宋村汇集形成了宽阔的郁江,沿着郁江再向东不远,便是旧时邕管经略府的所在,也就是如今岭南西道的治所—邕州城。

左右江如同两条伸出的手臂日夜翼护着邕州城池,奔腾不息的江水交织沟通着邕州与其境内各州县的密切联系。

此时沿着左右江分布的城池县邑、堡垒要塞纷纷燃起烽烟示警,大敌入侵!大敌入侵!

万分危急!

南诏大军,在年轻皇帝的指令之下,正迅速地向着邕州进逼,沿途州县纷纷陷落,邕州城很快便直接暴露在南诏的兵锋之下,一时间西南边陲再次战云密布。

郑愚此时正坐在书房内发呆,接任岭南西道不久就发生了安南沦陷的事情,这个黑锅背的真是让人郁闷,什么也不说了,这就是命!政治生涯上的污点难以抹去,但是这个污点可不能再扩大了,如果邕州再有闪失,恐怕自己只能提头负罪了。

本着对生命负责的态度,郑愚很快上了一份奏表,一方面表达了自己对朝廷的信任感激涕零,并详细描述了自己上任后努力工作的情况,另一方面深刻地检讨了因自己的能力有限,实在难当此大任,恐怕有负朝廷重托,最后其强烈呼吁朝廷派一个专业对口、军事院校毕业的同志来此接替自己。

简单点儿说就是,皇上,这事臣搞不定,赶紧换人吧!

朝廷方面也看出来这位郑大人确实不是一个打仗的料,一道旨意便将其调回了京师,接替其的是义武节度使康承训。

康承训这个人倒是将门出身,根红苗正,履历中显示其在唐帝国北面的天德军和回鹘打过几年交道,后来逐渐升任义武节度使。

从军事方面来看,这个人的专业确实很对口,朝廷对其也寄以厚望,但却忘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专业对口的学生,也不一定就是好学生啊!

朝廷一纸令下,荆、襄、洪、鄂四道发兵万余人跟随康承训南下,又发山东兵卒万余人交由驻防海门镇的宋戎指挥。

为了加强邕州的军事力量,朝廷特意又将容管经略下的州府划归了岭南西道,为邕州防线驻军的兵士们提供供给所需,看样子,朝廷这是准备大干一场了。

大战即将来临,唐庭方面正在积极备战。

南诏这边也没闲着,一面大规模的悄然增加兵力,投入到安南境内,另一面派少量部队佯攻西川,企图造成南诏大举进攻西川的假象,分散唐庭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