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O回马邑之围谋划空(2 / 2)

秦汉戮 小辰泽 0 字 10个月前

军臣单于在下令放慢行军速度的同时,不断派出斥候前去打探,希望能得到更加确切的情报。

一路上,有个怪的现象引起了军臣单于的注意,他发现行军沿途居然没有人放牧,这要在以往,即便是一路杀过去,也能时常看到成群的牧羊和惊慌失措的老百姓。然而,现在却大是不同,沿途太安静了。

军臣单于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正在此时,将士来报,发现汉军亭堡,堡内只有数百军士。亭堡是边境的一种哨所,负责警戒,望敌情。

军臣单于大喜,马上命令道,“立即拿下来。”

在匈奴士兵强悍的进攻下,三下五除二,亭堡就被拿下了,汉军尉史被活捉,在死亡面前,这位尉史作出了投降的选择,而正是这个选择,让马邑之谋所有的部署功亏一篑。

尉史向军臣报告说马邑有数十万伏兵。

军臣单于听后大惊,额上冷汗直冒,大呼上当的同时,对投降的尉史道,“吾得尉史,天也!”

军臣单于命人扶起正吓得在地上瑟瑟发抖的尉史,宣布了一项让所有人都目瞪口袋的命令,他任命此人为“天王”,以后可以接受匈奴老百姓的膜拜。

汉奸尉史因祸得福,一时半会儿没回过神来,心想刚刚还是命悬一线的囚犯,现在成了“天王”,这真是八辈子捡来的。

到此为止,马邑之谋算是彻底破产了。

匈奴大军迅速地退回了大草原。

在马邑城打埋伏的韩安国等人,左等右等,什么匈奴大军,连个鬼影都没看到,后来得知匈奴正在退出武州,连忙派骑兵追击,不过,一切为时已晚,匈奴人已经出塞了。

大行王恢原想使用骑兵快速追击,袭击匈奴辎重,左思右想之下,考虑到手中只有三万骑兵,也放弃了念头。

马邑之谋的结果确实成了一次集体打酱油的军事行动,匈奴人一个没见着,大军的粮草物资却耗费了不少。

奏折送到长安,刘彻将它摔得粉碎。

这是他第一次打匈奴,这是他的荣誉之战,是朝廷的翻身之战,而如今,一切的谋划都成了笑柄。

对于刘彻来说,这是最坏的结果,哪怕是没了败仗,死点弟兄,他也不至于如此震怒。廷议时大臣们一边倒地反对出兵,而他以一己之力支持了王恢,希望王恢能拿点业绩出来给他脸上贴金的时候,王恢居然交了白卷。

刘彻没有直接下诏斥责王恢,他要将怒火当着王恢的面倾泻出来。

王恢早就猜到天子会震怒不堪,对此,他早就想好了托词,他认为马邑之谋虽然失败,他也没有去攻击匈奴的粮草辎重,虽然一无所获,但陛下的将士们得到了保全,一旦开打,难免死伤!

王恢的托词避重就轻,不过刘彻可不怎么好蒙骗,他一听王恢的话,就明白此人在狡辩,所以也不再废话,把他交给廷尉府定罪。

廷尉府很快就给出了定论,王恢“逗桡当斩”,也就是做事如儿戏。

严格来讲,这个判决还是很准确的,虽然谋略失败,有客观因素存在,但问题在于他承认错误不够诚恳,自我批评的态度实在让人失望,所有才有了死刑的判决。

王恢获得了死刑的判决,但他不想死。

这个时候,他想到了丞相田。

众所周知,跟田最好的沟通方式没有别的,用金银财宝开路就行。王恢凑了数千金送到了丞相府。

田当然很爽快地收下了,不过这么大的事,他却不敢直接去找刘彻说情,而是找到了皇太后。

顾念亲情的皇太后也不想管弟弟出于什么目的帮王恢说情,她只是心想既然弟弟开口了,那就要把他的话带给儿子。

王太后找到儿子,把田的意思婉转说了一遍,不过,刘彻则当场拒绝了。

结果,也正如大家所料,王恢死了,自杀。

毫无疑问,大汉国力确实已经强盛起来了,这成了马邑之谋的基础,不过,马邑之谋如果仅仅只有国力的因素,相信刘彻的父辈们也会整几个马邑之谋来调剂一下边疆的生活。

有人说高祖时代因为国力原因打不了匈奴,但我们却看到刘邦跟匈奴交手了,那个时候,匈奴不过也刚刚崛起,而刘邦几乎同时统一了天下,应该说,两国底子都薄,两**队都久经战阵。在同等条件下,刘邦输了,被人围得一点脾气都没有,乖乖地给匈奴送去女人与大量财富,换取暂时的和平。

平城败绩让朝廷上下对匈奴产生了严重的畏惧心理,为了掩饰这一种畏惧心理,大家统一了口径,把理由说成了国力弱小,老百姓需要休养生息。

更为可怕的是,这种畏惧心理被继承了下去,乃至于文景时代国力大发展,能打而不打,想打又无把握打。其实,不管是文帝还是景帝,都十分清楚,自己的国力在发展,匈奴也没闲着,他们不但有了定居的据点,而且也发展了简单的手工业,畜牧业规模之巨已经到了罕见的地步,如果有幸去匈奴观光旅游,你一定会为那像浮云一般一望无际的牛羊群战马群惊叹。

军臣单于别激动,现在不是匈奴的旅游推介会,您不用站起来介绍贵国的成就,我们会对贵国做简单的介绍,请坐下,请坐下。

经过前面的介绍,相信各位会有个直观的认识,两个同时起步的国家,同样都在高速发展,你凭什么可以肯定你的国力能超过它并且打败它?

“我要插句话!”军臣单于站起来说道。

“请说!”

“我国的继承制度要优于汉朝,他们那套东西迟早难免会出几个糊涂蛋君主,把国家搞乱,而我大匈奴则是强者为王,能者居之!”

“我反对!他在诋毁大汉!”韩安国大声高呼。

“大家都不要激动,先坐下,先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