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回周勃迎王渭桥北(1 / 2)

秦汉戮 小辰泽 0 字 9个月前

 第一四四回:周勃迎王渭桥北

??刘章至齐营,拜过王兄,将关中之事细叙。谓刘襄道:“如今诸吕已诛,皇帝非刘氏之后,废除之事,势在必行。请王兄速至关中,与大臣共商立帝之时。”

刘襄闻之,方欲起行,忽一人止道:“不可!大王当先举兵,功居首位,理当进位为帝。然楚王刘交乃高皇少弟;代王刘恒、淮南王刘长乃高皇之子;吴王刘濞乃高皇兄子,皆有迎立之理。今关中初定,不明虚实,大王已为他人所忌,不可轻行,恐为暗算。”

刘襄视之,乃是琅邪王刘泽,遂问道:“大王之意如何?”

刘泽道:“齐悼惠王为高皇帝长子,推本言之,大王为高皇帝嫡长孙也,当立之。今诸大臣狐疑未有所定,而刘泽于刘氏中最为长年,大臣固待刘泽决计。今大王留我无为也,不如使我入关计事。”刘襄闻之,以其为然,乃着车杖送刘泽并刘章一并入关。

一行人方去,忽灌婴从荥阳遣使至,禀刘襄道:“大将军灌婴,闻关内已定,请齐王通使立据,共同罢兵。”刘襄道:“此亦常理。”方欲派使者去荥阳。来人拜道:“灌将军闻齐国大将魏勃英雄豪杰,有结识之意,望请魏将军一行。”

魏勃闻之,面有得意之色,遂请刘襄道:“臣愿一行。”刘襄许之。魏勃遂与来人同乘,一并驰入荥阳。魏勃大模大样,入见灌婴。灌婴登堂招之。见到魏勃,略有寒喧,便道:“久闻将军武艺逸群,视灌某如小儿,心甚敬仰。今日得见。足慰平生之愿。今欲与将军比武会友,交流技艺,还请将军赐教一二。”

魏勃视灌婴体如猛虎,势若蛟龙,自感相行见拙,不敢应战,乃道:“后生之辈,不识英雄本领,偶有失言,还望将军勿生怨意。”

灌婴笑道:“出言不凡者,必有过人之处。还请足下勿辞。”魏勃汗如雨下,口不能言。灌婴见其心虚,乃问道:“闻齐王之反,本是汝教,如何?”

魏勃闻言,惊退数步,双股战栗而道:“失火之家,岂暇先言大人而后救火乎!”惧不能复言,终无他语。

灌婴熟视良久,笑道:“人谓魏勃英勇,不过狂妄庸人耳,何能为乎!”乃使之归齐,自引军退还长安。后苏东坡有诗道:“人言魏勃勇,股栗向小儿。何如鲁连子,谈笑却秦师。”

时琅邪王刘泽已至关中,周勃见灌婴已回,遂聚大臣暗暗商议道:“少帝刘弘及梁王刘太、淮阳王刘武、常山王刘朝,皆非真惠帝子也。乃吕后以计诈名取他人之子,杀其母,养后宫,令伪为惠帝后人,立以为后及诸王,以增吕氏之势。今既已夷灭诸吕,而置用吕氏所立之人,至其长成用事,吾等亦无族矣。不如视诸王最贤者立之,可免后祸。”

典客刘揭道:“齐悼惠王乃高皇长子,今其长子刘襄为齐王,推本言之,高皇嫡亲长孙,可立也。”

琅邪王刘泽道:“吕氏以外家恶而几危宗庙,乱诛功臣。今齐王母家驷氏,宗族宠大。驷钧,恶戾好杀,如虎着衣冠,恶人也。即立齐王,则复为吕氏也。不可!”

刘章在一旁闻此言,大惊,欲要相阻,然坐上之人,非长者,即功臣,自己地位不济,如何开得了口,只得暗暗恨道:“悔不该让其入关!”

又有人推立淮南王刘长,刘泽复道:“刘长年少,母家又恶,亦不可立。为今之计,唯代王刘恒可立。方今高皇诸子于今见在者,以代王年纪最长。代王其人,明理豁达,仁孝宽厚。太后家薄夫人,君子长者,谨慎贤良。况且立长者本顺礼制,代王又以仁孝闻于天下。古人云:‘以子则顺,以善人则大臣安’,以故立代王最便。”众人闻之,皆称大善,然事关重大,尚不敢冒失。灌婴道:“可惜安国侯王陵已死,不能亲见我等诛杀诸吕。王陵年长,必有定计。”

陈平道:“北平侯张苍,父事王陵,且好读群书,无所不观,无所不通,更兼深谙律历,其才亚于萧何。何不请其入朝,共议此事。”

周勃道:“非公言及,几乎忘却。”急遣快马,飞往淮南招之。张苍得信,即辞淮南王刘长,入关与群臣相会。周勃问道:“诸吕已定,皇帝非刘氏亲子,众臣欲立新主,特请先生共议之。”

张苍道:“众公既有迎代王入主之意,又何必再议?”

周勃闻言略惊,问道:“先生既为淮南王之相,何言迎立代王,而不举淮南王?”

张苍道:“淮南王力能扛鼎,好勇凶暴,非济世之主也。今海内无争,百姓待业,代王仁义,立之为人主,乃大势之趋也。”周勃深然其理,遂与群臣相盟约誓,共立刘恒为汉皇帝。乃背着少帝,暗使人往代都中都来召代王。

代王刘恒乃戚夫人所生。薄夫人之父乃吴人,秦时,故魏王宗女魏媪与其父私通,生薄夫人,为魏王魏豹之妾。许负相薄姬,说其当生天子,魏豹大喜,以为言己,遂举兵反汉。高祖使曹参等虏魏豹,以其国为郡。魏豹献薄夫人予高祖,岁余不得幸。戚夫人先时与诸姬如管夫人、赵子儿相善,有先贵而不忘之约。

已而管夫人、赵子儿先幸于高祖,常以此为笑柄。汉王四年,高祖居成皋灵台,由此二女侍奉。高祖偶闻所语,心凄然而怜之,遂招戚夫人至。戚夫人喜道:“昨夜妾梦龙据于胸。”

高祖道:“此乃贵征也,吾为汝成之。”遂同宿,因而有身,岁中生刘恒,八岁时立为代王。自薄夫人有子,高祖因戚夫人之故,见之甚稀,遂随刘恒同赴代就国。及高祖崩,后宫多为吕太后所害,独薄夫人幸而得免。

刘恒平日极孝。薄夫人常病,曾三年不能下离榻。刘恒侍母,目不交睫,衣不解带,凡有汤药,必亲口尝试,方与母饮,因而得愈。刘恒遂以仁孝闻于天下。

丞相陈平、太尉周勃诛杀诸吕之事传到代国晋阳,代王刘恒招左右聚会,询问吉凶。文武官吏,各言所见,有言喜者,有言悲者。正议间,有使者自关中来,呈上密书,乃是太尉周勃等朝中大臣,欲迎刘恒入主关中。刘恒阅书已毕,便问群臣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