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回吕泽智劫张子房(2 / 2)

秦汉戮 小辰泽 0 字 10个月前

刘敬得诏,遂就道往匈奴结亲。冒顿得汉王之信,大喜,遂罢兵而回,至此边境稍安,汉王自回长安。

自刘敬出使匈奴后,北方稍安。高祖回至长安,闻未央宫将峻工,遂往察看。

萧何接着,一并入内巡视。高祖前后走了一遭,望见立有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大仓者数百楼院,颇为壮观,甚是奢华。

高祖看罢,勃然大怒,骂萧何道:“天下匈匈,劳苦数岁,成败尚未可知。汝既为一国之相,岂能不知?为何营治宫室如此无度也!”

萧何拜道:“正因天下未定之故,所以制宫室以示汉室之强。今天子以四海为家,非令壮丽无以威重于世。且后世居此宫中,不必再有增补改建,可以一劳久逸矣。”高祖方喜,重赐萧何。

住了数月,终是城中土木之工未毕,居不安稳,高祖遂于汉七年夏四月复往洛阳住下。半年无事,高祖乃置宗正官以序九族。时吕后年老色衰,高祖日宠戚夫人,因刘如意为戚夫人所生,便有废太子刘盈而立刘如意之心,所以常言太子仁弱,不与自己同类;而如意聪明相类,心实爱之。

戚夫人因得幸于高祖,常跟随之出于关东。今见皇帝迟疑不定,唯恐夜长梦多,终不能使其子得立。遂日夜啼泣,欲使高祖早立其子。

这日,吕后出关来探望高祖,与高祖相言甚欢,戚夫人见之,心生醋意。当夜便寻着高祖,死缠滥搅,定要高祖明日便废了刘盈,立他刘如意。

久之,高祖拗其不过,次日便设朝与众臣商议,欲立刘如意为太子。众臣闻之,多言不妥。然高祖既有此心,虽众臣固谏,亦不能动摇其心。

众臣无计,大都不复出言,独御史大夫周昌据理力争,并不相让。

高祖怒道:“朕为天子,愿立则立,愿不立则不立,卿等敢不奉命!”

周昌素来口吃,又气得厉害,心里虽然有道理,口中却不能言出,遂大喊道:“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能奉诏!”言音未毕,殿中早已笑倒一朝文官武将。

高祖听了,亦是忍俊不住,于是其怒稍平。

郦商遂出班谏道:“昔日陛下常与张良谈论天下之事,今既难解,何不请子房问之?”

一言点醒高祖,遂道:“今日且罢,待朕回关中时,与留候商议再定。”于是众臣皆退。

时吕后侧耳于东厢房听到,乃出见周昌,跪为谢道:“非君之力,太子几废。”

周昌道:“臣虽尽力,恐与事无补。能定此事者,非留候不可。”两下道别,吕后遂回关中,与二兄长商议此事。

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颇有男儿之风。其长兄吕泽为周吕候,次兄吕释之为建成候,皆从征天下,立有军功,在关中颇有势力。

吕后从洛阳回来,与二兄议道:“吾留候善画计,皇上信而用之。若使之辅太子,大事可定。只是其自从入关中,习轻身羽化之道,闭门不出,人不得见之。”

吕释之道:“此有何难,臣即入府访之,其若不从,臣强行缚之来献。”

吕后阻道:“不可!张良威望颇重,皇上尚敬他三分,若强劫之,非但不能成事,还恐皇上闻后降罪。”

吕泽道:“吾有一计,可使皇后见张良,自与其相言。”

吕后问道:“如何?”

吕泽道:“今皇上方北忧匈奴相扰,可使人假口皇上旨意,以此事往张良府下招之,将车仗载入臣府。皇后先藏于府中,至时出见,泣言已动其心,必与相谋,太子可安,此为瞒天过海之计。”吕后大喜,遂一能言之人,引着车马,往张良府上来访,假称高祖所差,请留候入朝议事。

张良闻天子使臣至,只得见之。来人道:“高祖欲亲征匈奴,恐复遭白登之危,特令臣来招君候入宫议事。”

张良道:“皇上已许臣不问国中之事。以皇上之贤,焉能失言如此?”

来人道:“只是请军师商议筹划,未必随军出征,去又何妨?请君候移步。”张良只得随出,一路而来。

来到处所,下车一看,却是建成候府。张良问道:“此是何意?”来人不语,疾步退避。

张良方在诧意间,却见建成候吕泽出阁来迎,张良不好失礼,只得一同入府坐定。

吕泽道:“君候常为天子出谋,今天子每日欲易太子,君候安得高枕而卧?”

张良笑道:“当初皇上数在急困之中,臣与划策,幸而能成。今天下安定,皇上以爱欲易太子,骨肉之间,乃家事也,虽有如臣等百余之士,于事何益?”

吕泽道:“今君候已至府上,必为我画计,方许君候回去!”

张良闻之色变,朗声道:“恕张良无可奉教!”遂起身拂袖欲去。

只见屏风后转出吕后,伏地泣道:“公不为计,则太子休矣!”

张良大惊,不敢便去,只得亦拜于地道:“皇后万乘之躯,臣不敢当此大礼!”

吕后道:“君不与谋,便拜三日!”

张良道:“皇后请起,已有计矣。”

吕后大喜,急问道:“计安出?”

张良道:“且起说话,臣安能当皇后之礼。”吕后遂起,与张良各自落坐相语。

笔下读,更多精彩阅读,等你来发现哦。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