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能力进化的粗谱(1 / 2)

深度挖掘 泛系物知 0 字 10个月前

 孟道涵能理解赵新的难以相信的心情,他示意赵新继续听他说:“大新,科技发展到今天的水平,我们都亲眼目睹了它的发展历程中,一个个固有的认知范畴的局限被打破,一个个超脱的新范畴格局被建立,我们的认识也在一步步的迈入超脱之中。”</p>

“人类往往都有既定范围的生存条件、环境、知识、经验,这些都限制了人的认知力量,使得人的思考和行动也都受到制约,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新的发现和新信息的介入,很少有人能打破固有认知的壁垒。”</p>

“可是在科学的发展中,打破固有认知壁垒的案例比比皆是,每一个壁垒的突破都让人类的认知格局产生巨大的改变,可是人类没有认识到的,没有理解到的事物还很多,甚至是无数多,这都表明人类的认识没有止境。”</p>

“所以我们要有跳出眼界、思维与认知的限制来看事物的准备,比如我们常规所认为的某种无生命的物像,在某种环境和条件下,也可能隐含着我们理解不了的生命现象,只是这种生命现象很可能和我们现在认识的生物生命意义完全不同,所以有时我们需要适当的改变认知的轨迹。”</p>

“咱们带着认识轨迹的改变,再回到刚才的能力问题的轨道上,咱们都知道单细胞或者多细胞等低级生物具有应激性的能力,比如变形虫的生存活动,植物的向光性。”</p>

“生物等级稍高的昆虫,它们的生命活动就是按照某种程序化来支配了,比如昆虫的捕食,蚂蚁的群体生活,蜜蜂建造的巢穴。”</p>

“到了高等级动物的生命活动就拥有了自主性,比如老虎狮子的捕食,野生动物的领地意识,牛马对食肉动物的提前规避。”</p>

“而到了人这里就进化为主动自主性,这是无限制的随心所欲的能力,比如人类在社会生活中,能够有目的、有计划、有意图、有谋划的做事情。”</p>

“从不同等级的生物所具表现的不同水平的能力,就能看出来这与人工智能的发展途径是多么相似,从最初的依靠人力操控的机械和计算器,到后来的程序化控制的电脑或者设备,再到如今具有完全自主能力的人工智能系统,这其中明显不同在于一个是血肉之躯,一个是材料元器件的组成。”</p>

赵新把孟道涵的话琢磨了好一会儿,才惊叹的说:“阿涵,你把生物和人工智能的能力进化做了粗线条的分析,让我看清了人工智能的能力进化的轨迹,人类创造的物品是从简单到复杂演变的,它们的能力也是由低等到高等进化的。”</p>

“所以人类创造的人工智能这种巅峰物品,具有顶级的能力也是必然的事情,这个我明白了,但是你还没有说清楚人的精神是什么呢。”</p>

孟道涵没有对赵新的刨根问底感到厌烦,他耐心的说:“大新,我刚才说到人的精神是一种有生命力的能力,但它也是一种运动,一般来说能力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展现出来,在我看来人的精神还是一种驾驭能力的能力,还有人的精神生产的内容是虚拟的,所以我认为人的精神应该作为一种虚拟范畴来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