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三、赵良劝说公孙鞅 2(1 / 2)

奇人卫秧 善文寨 2853 字 2019-10-06

 “故五羖大夫相秦也,劳不坐乘,暑不张盖,行于国中,不乘车、不操干戈,功名藏于府库,德行施于后世。五羖大夫死,秦国男女痛哭,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此五羖大夫之德也!”说道这赵良偷偷的看了一眼卫秧。

赵良一看卫秧毫无异常,依然平淡如水的十分认真的听着自己的劝说,心里就有点发毛。这卫秧到底是什么人啊?这么的重的话都无动于衷,看来,我的话轻了,难道响鼓非要重锤敲啊!想到这,他马上就黑沉个脸,直接用尖酸刻薄的口语指责:“商君之所以能得到秦公重用,全都因为有嬖人引荐,非所以为名也。故商君相秦不以百姓为事,而是大筑冀阙,非所以为功也。刑黥太子之师、傅,残伤民以骏刑,是积怨畜祸也。君教之化民也全靠令,民之效上也逼于律,由此,使民畏君甚于秦公也。

今日君,又以严律建立自己威权,君又有南而称寡人,每日对秦贵公子绳于法。诗曰:‘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何不遄死。以诗观之,非所以为寿也。公孙贾闭门不出,君又杀祝欢而刖公子虔。诗曰:‘得人者兴,失人者崩。’此数事者,非所以得人也。

君之出门,从车十数,从车载甲。所有骑乘、卫士强健威猛,手持名匠所制兵械,从于车旁喝道民避。且君若上一物不备、不齐,则闭门不出。书曰:‘持德者昌,持力者亡。’君之危若朝露,尚不想延年益寿乎?若想,则何不归还十五邑于秦,君则隐居田野灌园于鄙,再劝秦公显严穴之士,养老存孤,敬父兄,序有功,尊有德,可以少安。

君若还贪商於之富,宠秦国之教,蓄百姓之怒,秦公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秦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徽哉?亡可翘足而待也!请君正听,兄知已尽言。”赵良鼓足勇气,为了孟兰皋所托而劝商君隐退,算是拿出了最后的绝招。虽然他认为该所的都说了,不该说的也说了,连我认为的罪尖酸刻薄的话,也冒着被你杀头的风险也说了。兰皋兄啊,你的故友再不接受我的劝告,那我就是真的没有办法了,只好有负你的重托了。赵良说完,心里想着,但眼睛还是盯着商君,忐忑不安的观察着商君的反应。

商君端跽在席上,默思了许久,才抬起头缓缓的开口:“赵良兄,你真乃兰皋兄挚友也!鞅岂能忘兰皋兄与鞅涑水之约。当日鞅与兰皋约定:‘功成之时,激流勇退。’唉——鞅何尚不想如此。但是——但入壳中,身岂由己。

兄刚才所言,震耳发聩。鞅也曾苦思良久:主公一旦不立朝,鞅岂有命乎?但主公一旦立朝,鞅岂能退乎?鞅是退无路、进亦无路也。

赵良兄啊,纵观人生,何人不叹人生苦短?就连孔丘也悲叹:逝者如斯夫。再观今日之天下,世上又有几人能有鞅之伟业?一想到此,鞅豪气顿生,死不足惜也。只可惜鞅之家人了,鞅在,则为鞅担惊受怕。鞅若死,又要随之命扑黄泉。赵良兄,人生逢一知己难,故方有士为知己者而死之言。鞅若不遇主公,哪有鞅之荣显?鞅,早将生死度外,只求秦尽美。”

赵良听后,一声叹息:“君丹心昭日月,兄已无言再劝。人岂能无死,但应死得其所。君为秦死,虽悲,也壮!兄只好生吊君也,请君受之!”说完,赵良也不管商君受不受,离案起身,几步就走到商君席前,对着商君就行凭吊之礼!

商君哪怕心潮汹涌,还是端跽于席上,脸色如常的看着赵良凭吊自己。等赵良凭吊完后,商君在拱手致谢赵良,笑眯眯的淡淡说道:“谢谢赵良兄!鞅能有兄之凭吊,乃是鞅之大幸也!今日有兄如此,鞅仿佛看到兰皋的在天之灵,也在欢笑。有友如此,鞅此生足于。”

赵良苦苦一笑,拱手致礼的说道:“兄有负兰皋之重托,未能救君出咸阳。赵良深责自己无用也,愧对故友了。请君放赵良归,届时定来为君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