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章 激烈的争辩(1 / 2)

 大门打开,只见一个气宇轩昂的少年走了进来:“儿臣给父皇请安。”</p>

看他不过才十六七岁,却显得稳重大方。</p>

他是谁?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p>

朱元璋微笑说道:“棣儿,起来,快见过先生。”</p>

“见过先生。”朱棣立刻施礼。</p>

刘基急忙还礼:“燕王好。”</p>

朱元璋笑着说道:“先生,你看我这个儿子怎么样?”</p>

刘基捋着胡子仔细端详着朱棣,笑着:“燕王越来越出众了,将来必有一番惊世成就,必然留下千秋名号。”</p>

朱元璋立即追问:“先生可否说白一点?”</p>

刘基说道:“说白了就失去玄机应有的意义,总言之皇上的子孙个个都有一番大的作为,龙中龙,凤中凤,自古帝王是帝王,何须寻问兴与旺,皇上,微臣告退。”</p>

朱元璋不动声色:“也好,朕也要休息一下了。”</p>

他看着刘基的背影,呢喃着:“龙中龙,凤中凤,自古帝王是帝王,何须寻问兴与旺?这番话似有所指?”</p>

他在仔细回味这番话的意思。</p>

“父皇,先生神秘兮兮的,这话是什么意思?”朱棣满脸不解。</p>

朱元璋脸色一肃,呵斥;“小孩子,不许多嘴,你找父皇何事?”</p>

“儿臣到东宫去探望东宫大哥,有问题请教大哥,经过御书房见父皇在这,特此进来向父皇叩安。”朱棣说道。</p>

朱元璋忽然发现这个儿子已经长大了,他微笑说道:“老四有这片孝心,父皇感到高兴,去吧,到东宫探望你大哥。”</p>

“儿臣这就去。”朱棣告退而出。</p>

御书房里就留下朱元璋一人。</p>

他拿起龙案上尚未吃完的烧饼,突然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p>

朝中的权力斗争他不是不知道,而且比任何人都清楚,因为他就是布局的人。</p>

新旧两股势力明争暗斗,彼此排斥,互相牵制,军事操控在元勋们手上,政事掌握在由他一手扶植起来的胡惟庸手上,哪一方面失势了他便出面安抚,哪一方面势大了他就进行打击,绝不让任何一方占据太大的优势,让两股势力均衡制约,这样的话,最大的得益者就是他这个当皇帝的了。</p>

如今,元勋们的不满情绪似乎已经到达忍无可忍的地步,也就是说以胡惟庸为代表的文官有些行为过头了,身为皇帝的他要适时遏止胡惟庸他们了。</p>

他的大明江山还得要靠元勋们去支撑。</p>

虽然大明江山已经立国十年,但是根基尚未完全稳固,如果得罪了全部的元勋,一旦退回大漠的北元集结重兵卷土重来,发生大规模的战事,谁替他领军出征平乱,谁为他披甲上阵卖命?</p>

有些事情操之过急去解决的话,到头来吃苦的可能是自己。</p>

精明的皇帝,是不会把那些有用的将帅之才赶尽杀绝的,这无疑是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只有昏庸的皇帝才做出如此愚蠢行为,即使要解决,也要慢慢地一步步地去解决,否则惹得天怒人怨,群起反之,别说是帝位难保,甚至江山也难保。</p>

他深深懂得个中道理,因此他还不敢对元勋们大举屠刀,况且他并不是一个完全无情无义的人,只要那些元勋们安分守己不背着他搞小动作,他也不会赐之死罪大开杀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