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林如海托付家业(1 / 2)

 王太医说有人要害贾敏,他当即就信了。</p>

他这些天一边要担忧妻子,一边要对付盐商,已经身心俱疲了,自从担任巡盐御史以来,这几年他愈发感觉油尽灯枯了。</p>

明明刚过四十岁的年龄,却好似五六十岁一样,头上已经不少白发了。</p>

那些盐商不断催促他妻子病重,让她带着妻儿进京求医,就是想让他放弃盐税,可陛下知遇之恩,国家存亡安危系于肩上,他如何能走脱?</p>

在他担任巡盐御史之前,两淮盐税不过百余万两。</p>

自他来盯着以后,已经逐步升到三百万两了,但这还不够,今年关中大旱,多地欠收,又要赈灾又收不上赋税,辽东局势又紧张。</p>

弘历帝用密折告诉他,今年至少有二百万两的亏空。</p>

要他在盐业上想办法。</p>

所以,今年他必须收上五百万两的盐税,这对于两淮盐业来说不算事,国朝初期,太祖年间,一年从两淮的盐税就高达一千七百万两。</p>

五百万两连三分之一都不到。</p>

但就是多的这二百万,直接激起盐商们策划了叶宗留起义,如今弹劾的奏折堆满了永历帝的御案,林如海顶着莫大的压力,又受妻子重病的煎熬。</p>

只能死死咬牙硬撑。</p>

却不想贾蓉一来,就帮他破了局,如今又有太医施展救治之法,妻子又能够病愈,真是太好了。</p>

忙活一个时辰。</p>

看着贾敏喝下药后,出了一身大汗,面色明显出现好转,林如海便彻底放下心来,拉着贾蓉就要去喝酒感谢。</p>

贾蓉却表示:“舟车劳顿,今日就不多饮酒了。”</p>

“是极,是极。”</p>

“哦,对了,这个是小女黛玉,黛玉,快给恩人谢恩,多亏了他你母亲才有救。”</p>

小姑娘早在一旁打量贾蓉了,听闻母亲有救,最早就满是欢喜,见母亲好转,父亲眉头开解,便对他更有了几分亲近。</p>

如今更是娉婷走来,杳杳一拜。</p>

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p>

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p>

“多谢蓉哥哥。”</p>

贾蓉一时间竟然看直了眼。</p>

林如海见贾蓉这呆像倒是没有什么不满,反而笑呵呵的问了句:“贤侄如今可曾婚配?”</p>

宁国府与荣国府同出一脉,但毕竟已经过了五服。</p>

林黛玉年岁虽小,但不妨先订下婚约,虽然才见贾蓉不过一面,但林如海已经料定贾蓉是英雄人物,将来必定不可限量。</p>

贾蓉也知道知道林如海的意思,当然心动。</p>

看着林黛玉,他找到了那种初见貂蝉时的感觉……</p>

“上个月刚刚完婚……”</p>

声音有些小,他自是舍不得秦可卿的,但却也充满了遗憾,林如海官场摸爬滚打多年,也是会随机应变的。</p>

当即说道:“宁国府与荣国府虽然一母同胞,但毕竟已经过了五服。”</p>

“内子按辈分,虽然算是你姑奶奶,但毕竟年龄不符,反而将内子叫老了,况且你也对我林家有救命之恩,故而老夫就做个主张。”</p>

“认你为贤侄,你与黛玉自当兄妹相称。”</p>

“我膝下无子,你既救了内子,从此以后,便让黛玉认你做义兄如何?”</p>

贾蓉愣了下,显然还没反应过来,倒不是迟钝,而是舍不得与林黛玉就此认作兄妹,当初貂蝉便是那副柔柔弱弱的姿态的,又如白月光一般纯洁动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