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咱们吃的怎么跟鸡一样(2 / 2)

芙蓉女 一朵肆千娇 4900 字 2019-10-06

赵老四翻翻鸡的眼睛,又抹抹手道:“唉,我虽是个赤脚先生,可都是给人瞧病,给鸡拿药,倒是没有过。这鸡看着病怏怏的,怕是受了潮气,积了湿毒在身子里呢。”

“赵大叔,你尽管试吧,人能吃的,我想着,鸡也能吃不是。”芙蓉出点子。

“那好吧,那就先喂它们点马齿苋试试吧。这东西后山就有,不费时,也省银钱,就是吃了不好,也没妨碍。”赵老四出主意。

马齿苋,一年生本草植物,乡下又叫它五行草,或是马蜂菜,叶子是绿的,开黄花,茎秆红色,它是一种特色的野菜,能蒸着吃,也能过水凉拌,所以又叫长寿菜,性寒,味道有些甘酸,吃起来麻麻的。能清热解毒,利水去湿,散血消肿,除尘杀菌。

赵老四让给鸡喂马齿苋,并没什么错,只是马齿苋这东西,一般春夏才有,芙蓉跟茶茶,葫芦挎着篮子找遍了后山,河沟,总算找到了半篮子。路过郑家娘子的肉铺,芙蓉花八文钱买了一副猪肝,如今一个烧饼也要二文了,八文钱能买到猪肝,实在是划算的很。

回到家,先捡两棵马齿苋剁碎了,参杂在糠料里,见鸡不吃,便掰着嘴,一只一只的喂。鸡折腾起来,给芙蓉的手划了好几道血口子。

剩下的马齿苋,芙蓉当然是有用的,有一道汤叫马齿苋猪肝汤,正好可以做来。

先将马齿苋洗净,猪肝过水烫熟,然后将猪肝切成薄片,先将马齿苋入锅里,加水炖一刻钟,然后加入猪肝稍炖,打一个鸡蛋进去调汁,稍稍加点盐,就成了。

这个汤细嫩清香,能益肝明目,宽中下气。因原材料好得,所以一般乡下农家,也能喝的起。

茶茶坐在灶前,喝了口汤,直赞芙蓉的手艺好。

葫芦趴在锅沿,撇着嘴道:“我们吃的,跟鸡吃的一样哎。”他指指锅里的马齿苋。见茶茶喝的欢畅,他又忍不住了,让芙蓉给他盛了半碗,呼噜呼噜的喝了,发了一身汗,又暖和,又香的很,便又央告芙蓉,再给他盛半碗。

这回做的多,芙蓉拿个瓷盆,给王婶子家送了半盆子。王婶子尝了一口,也直夸:“原来这野东西还能吃呢?灾荒时,路边都是这,可咬一口,酸的很,又涩,所以谁也不去吃它,没想到跟这猪肝一炖,这味道,全出来了。香的很。”着,给杨波盛出来一碗:“你尝尝芙蓉的手艺,这闺女,总爱弄些稀罕物吃,虽都是不值钱的东西,但经她手一做,就有味了。”

杨老爷子这两拉肚子腹泻,一要跑好多趟茅厕,正觉得吃馒头,咸菜的,嘴里没个味,闻着马齿苋的香气,直流口水,端着就要喝,杨波赶紧喊起来:“爹,你不能喝。”

“为啥?”

“这马齿苋,虽好处多的很,但是,腹泻,脾胃虚弱的人是不能吃的。”杨波。

“瞎的,那芙蓉一家不都吃了,就我不能吃?你子去县里学几厨艺,怎么成了江湖郎中了。我不信你的。”杨老爷子才不相信,自己的儿子,懂的东西能比自己多。

“老弟,这个杨波真没错,马齿苋啊,性凉,腹泻的人吃了,会加重病情,还是不吃的好。腹泻的时候,还是应该忌嘴。等好了再吃啊,不迟。”赵老四路过,正好来看芙蓉家的鸡,找不着芙蓉,便找到王婶子家来了。

杨老爷子一向喜欢跟人抬扛,但却从不跟赵老四顶嘴,在他看来,赵老四能上山采药,能十里八乡的开方子抓药,经他的手治好的病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这就是权威。杨老爷子一辈子种田,他比较崇拜那些懂知识,有学问的人。

“杨波,咱家又没吃过这马齿苋,你咋知道,腹泻的人不能吃咧。”王婶子好奇。

“娘,我在县里学手艺,不但学什么食材能吃,也学什么食材不能吃,且有的食材互补,有的食材,是相克的,比如,茄子跟螃蟹,都属寒性,一块吃,就会腹泻呢。”杨波娓娓道来。

“夸你两句,你还喘上了。”杨老爷子瞪杨波一眼:“那螃蟹就不是寒性,咱家能吃的起?”

“姐,啥是腹泻?”葫芦仰着脸问芙蓉。

“腹泻就是拉肚子。”

“那咱家的鸡也腹泻了吗?”

“恩,也算是吧。”芙蓉答。葫芦又要开始他的打破砂锅问到底了。

“不是,腹泻不能吃马齿苋,那为啥,还给咱家的鸡吃?”葫芦一脸疑惑,这个问题,问的还算有科技含量,芙蓉直接答不上来了,只能求救似的看着赵老四,赵老四笑:“这也是死马当活马医的,鸡吃了这东西,不一定十分见效,这不,我正好来看看那几只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