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丰收(2 / 2)

当初犹豫不租地的农户肠子都悔青了,不少人还偷偷的找熟识之人,看能不能匀他几亩。</p>

都是祖祖辈辈在地里刨食之人,地里的收成,早早的便有了底气。</p>

“来啦!来啦!”眼尖之人远远的便看到一行马车,衙差缓缓行来。</p>

这群年纪不一的人,拘谨的整理着最为体面的衣物,哪怕知道一会儿还要下地干活。</p>

自从骑了小毛驴,白野便将“马车减震”的课题抛之脑后了。</p>

看着那一望无际金黄色的稻穗,闻着那到处弥漫着的稻香,忍不住哼起歌来。</p>

宋朝不兴跪礼,哪怕是官家出行,百姓也无须下跪。</p>

只是那些连手都不知该往哪儿放的农人,白野看了还是想笑。</p>

“东家!”</p>

“东家!”</p>

“小郎君!”</p>

白野于驴背上点头,算是回礼。</p>

赵鼎微微掀开帷幔,望着成片的金黄,嘴唇直打哆嗦,却并没有发出声响。</p>

赵颖在一旁微笑着劝慰道,“阿爹也真是的,莫让长风瞧了笑话!”</p>

赵鼎放下帷幔,平复着内心的激动,“若天下皆是这般光景,老夫便是被天下人笑话又有何妨。”</p>

赵颖看了眼骑在毛驴上的身影,美眸中的情意毫不掩饰。</p>

白野扶下赵鼎,又将胳膊递给赵颖,只是莫名其妙挨了一记白眼。</p>

陈六抱着一个木箱小跑着过来。</p>

众人都是疑惑不解,赵鼎问道,“长风,这是何意?”</p>

白野笑着给众人解释。“回先生,我这里有4000亩稻田,每亩都做了记号,先生和两位大人各抽一张,抽中哪张,我们便先收哪一亩地,</p>

而后逐一称重,取中值,大致便颗估算出这亩产几何。”</p>

“呵呵,倒是忘了,长风还是算学大家,那便由老夫先来。”赵鼎笑着伸手从木箱中掏出一张纸条,随后递给白野。</p>

“1105号地!”</p>

“我家的!是我家的!”一个汉字举起手里的镰刀兴奋的喊道,吓得几个衙差险点拔刀。</p>

随后是两位县令。</p>

“328号!”,“925号!”。</p>

随后,白野一挑下巴,示意赵颖也抽一张。</p>

赵颖傲娇的把头一别,扶着自家阿爹。</p>

随后,又让几个小家伙一人抽一张,包括白榆,这也是属于他们的成果。</p>

赵鼎走到田边,弯腰摘下几颗稻粒,直接放入口中细细咀嚼,满是沟壑的脸上留下两行清泉。</p>

山阴县的县令尤为兴奋,差点给白野跪下,一直拉着白野的袖子不松手,也不说话。</p>

不知从何说起,也不知说什么,但那可是天大的政绩。</p>

会稽县的县令双眼通红,拉着白野另一只袖子,嘴里来来回回只念叨一句,“我会稽也有地。”</p>

白野早早的便准备好了脚踏式打谷机,几个小家伙也兴奋的上去踩了一会。</p>

一亩亩的称重数字也报了上来。</p>

迎着赵鼎期盼的目光,白野缓缓开口,“亩产过5石,较丰年尚多7成,先生,不辱使命。”</p>

“好,好,好!即便老夫此刻死于此地,亦可瞑目矣。”</p>

白野挤开赵颖,一手扶着赵鼎,一手直接扣住另一边肩膀,“先生这便知足了?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可读书,先生不想看看?”</p>

这是相当逾礼的举动,赵鼎却不以为然,</p>

“哈哈,那为师再多活几年?”</p>

“先生恁小气,多个三五十年,若是闲来无聊,与师娘再给我生几个师弟,我来带,嘶...”</p>

赵颖瞪了一眼,狠狠的踩在白野脚背上。</p>

赵鼎也不恼,“没大没小!瞧把颖儿气的。”</p>

“哈哈...”</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