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曲线举事赖裴寂,谋定后动推李渊(1 / 2)

 刘文静心若火烛,算无遗策。</p>

他再向李世民献上一策,那就是给裴寂施压,让他陷入一种不得不造反的境地。</p>

逼他推动李渊起事。</p>

当时,李世民年未二十,所谓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加上身处李渊二儿子的身份,天然地缺乏威信和说服力。</p>

而刘文静又深陷囹圄,与李渊也隔了一层,真正能动摇李渊之心的,裴寂是不二人选。</p>

相对于李渊,裴寂更容易被搞定,或者说双方一拍即合。</p>

李世民走了一条迂回路线。</p>

他先安排手下的人,天天和裴寂一起娱乐赌博,并且每一次都故意输钱给裴寂。</p>

这一招正中裴寂下怀,在自己所喜爱的项目上,次次赢钱,这种成就感,当然非常令人陶醉。</p>

于是,当他赢得了越来越多的金钱时,他和李世民的关系,也越来越熟络。</p>

李世民开始收网。</p>

他将举兵起事的计划告诉了裴寂,并请求他让李渊尽快起兵。</p>

裴寂并非是愚钝之人,见天下大乱,未始没有侥幸之情,现在看到上下一心,他知道是时候押上自己人生之中,最大的筹码了。</p>

这一把,如果赢了,那自然光宗耀祖,一辈子富贵至极,当然,如果押错宝了,那身死族灭,也是必然之事。</p>

只是,他也没有更多的选择。</p>

因为,李世民软硬兼施,他旁敲侧击地将裴寂向李渊献上晋阳宫美人一事挑明。</p>

监守自盗,这是死罪。</p>

裴寂不再犹豫,他全力游说李渊尽快举兵。</p>

裴寂单刀直入,他对李渊挑明了说:“今天下大乱,城门之外,皆是盗贼。若守小节,旦夕且死,若举义兵,必得大位。”</p>

裴寂毕竟是李渊的死党,他非常清楚李渊的顾虑,最后他特别说道:“今众情已协,公意如何?”</p>

最后一句,才是李渊最关心,也是最难以举旗不定的原因。</p>

事实是今时今日,已不得不反。</p>

但造反是诛家灭族的高风险行动,自己到底有多少胜算,又有多少人愿意跟随自己举起义旗?</p>

当年,杨玄感自以为登高一呼,天下响应,但现实却打了他的脸。</p>

杨玄感在中原腹地起兵,而原来隋朝体系的郡县、官员绝大部分都不愿意向他效忠,这也是杨玄感在洛阳城下,久攻不下的原因。</p>

失去原隋朝官僚和地方实力派人物的直接支持,很难走得远。</p>

李渊不想重蹈杨玄感的覆辙。</p>

裴寂没有撒谎。</p>

他坚定了李渊造反的决心。</p>

当时,太原上上下下,原隋朝体制之内,已归心李渊。</p>

代表文官系统的晋阳令刘文静,晋阳乡长刘世龙,向来就是造反的积极推动者。</p>

最重要的是,隋朝武将系统的官僚,对于支持李渊起兵更是如蚁之附。</p>

无数的鹰扬府校尉也表示效忠,在当时府兵制下,他们每个人,都可以招蓦到训练有素的正规军,这就是天然而优秀的将领与兵员。</p>

这是一种巨大的战略优势,和官逼民反,乌合之众的农民起义军,从根本上,就不可同日而语。</p>

另外不可忽视的一点,是每逢改朝换代之际,朝野之间的富豪和金钱,也在寻找投资的方向。</p>

在李渊治下,就有不少富商大贾,多有投诚献款的实际行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