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365个祝福(1 / 2)

华娱素书 蒜小厮 0 字 10个月前

 “这就是在周萍饰演过程中,需要克服的最大难点,谢谢大家。”</p>

濮寸昕老师解答完后周围响起掌声,很多观众注意到了这边的唐易,都纷纷侧目。</p>

主持人正准备继续主持,刚说完话的濮寸昕却拿着麦克风,话还没停,问道。</p>

“很谢谢这位同学的提问啊,我刚刚就想问一下,我感觉这位同学很眼熟啊,我们是不是之前见过。”</p>

实话说,唐易没指望对方想起来自己。</p>

在人艺和他同期实习的加起来有三十多人,一多半都是中戏的,也有其他学校的,军艺的就两个人。</p>

最后留下来的仨人,全是中戏的。</p>

以前在人艺有个词儿,叫戳大杆儿,意思就是往那儿一戳,演一些没有台词的角色,当一根杆儿立着。</p>

这么一立,起码得三五年起。</p>

最典型的就是何冰了,戳了四年大杆,演了个小剧场话剧《雨过天晴》,获得了戏剧梅花奖,算是比较不错的了。</p>

兴高采烈的等院里通知去领奖,等了半天也没等来,最后忍不住自己去问了。</p>

院长很平淡,说了句,给你一天假,去领吧。</p>

好家伙这就是人艺的底气,压根不把拿奖当回事儿。</p>

唐易刚过去实习的时候就被人艺那大厅上“戏比天大”四个字给震住了,再加上有编制加成,诶哟梦想的栖息地啊。</p>

但是别看现在话剧,或者说这些传统严肃文艺专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那人艺也不是谁想去就能去的。</p>

实习的时候在大剧场戳大杆,在小剧场演配角,唐易的表现属于相当不错的那一类了。</p>

最后因为非典被困,没能赶上是一方面,确实也使不上劲。</p>

濮寸昕只在大剧场见过,还并不是常见,说句实话化妆间都不是一块儿的,一起吃过一顿饭,就这点交际,真没想到人还记得自己。</p>

“濮老师您好,我叫唐易,以前在咱们人艺实习过。”</p>

这话一出,周围声音呜~的喝了一声,都是老戏友,有的还在寻思是不是排练过的。</p>

一旁的刘诗施看着身边这个站起来的正说话的男人,没成想还有这茬,给她整的惊奇到不行。</p>

濮寸昕也愣了,随即脑子里对唐易印象一下就浮了上来,“嗷嗷,对,对对,你是不是,万家灯火的时候在。”</p>

那是02年的时候人艺大戏《万家灯火》,讲的是90年代初,北平南城普通居民的生活变迁。</p>

他演背景板的群众,额,和他同期的小伙伴都是群众,那是部大戏,他们根本排不上号。</p>

当背景板的时候看着前面台词功底深厚,扮装那活脱脱就一老太太的宋旦旦,心里已经佩服的五体投地。</p>

嗷,家里现在还有宋旦旦签名呢。</p>

《万家灯火》这话剧对喜欢的人来讲,爱到要死,不喜欢的是真感受不到里面的各种细节。</p>

唐易见濮寸昕老师居然还能点出来什么时候见过,连忙在原地半鞠了个躬,“是是是,难得您还记得我,感谢感谢。”</p>

“哈哈,我就说看你眼熟,问的问题都差点儿把我难住,我还想着我是不是得罪什么人了啊。”濮寸昕跟唐易开了个玩笑,说话的时候遥指一下,整个人亲切到不行。</p>

“不敢不敢,感谢老师哈哈。”说着话知趣的把麦克风递了回去,他知道自己又不是来说相声的,再多说几句,话就太多了。</p>

濮存昕也很能把握尺度,也是很自然的把麦克风递回去给了工作人员。</p>

主持人又开始了热情的主持,“好,那么很感谢我们这位同学提的问题啊,接下来就让我们将目光对准二层的……”</p>

唐易坐下以后,刘诗施就好奇的侧过脑袋,低头悄悄的。</p>

“唐老师,你没说过你还在人艺待过啊。”</p>

“我实习都没过,提这个干嘛。”唐易声音更低了,悄悄凑过去一点,真怕左边现在一直打量着自己的哥们儿听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