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上榜(1 / 2)

从乡行 饮水人 0 字 10个月前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世间事就是如此,有人变故横生,只能止步于欢喜之前,实在可惜可叹。可是也有人,能够品味到这来之不易的喜悦。只能说,天意如此,鬼神亦难测,只能徒留奈何。

此时的顾府也迎来了好消息,顾家的大郎君顾灵清上榜了,排在榜单第十五名。这一消息,使得在佛堂一直在默默祈祷的大娘子胡氏,在得闻这个好消息后,准备起身询问告喜的仆人是否真假时,竟未注意到膝盖已经僵硬,直接摔倒在地,都未注意,使得在旁侍奉的胡嬷嬷也不由慌了神,连忙将大娘子扶起。

此时,胡氏也顾不得这些了,而是一个劲儿的连忙询问,再三确认道:“这是真的吗?是真的吗?清儿中了?还中了省试第十五?胡嬷嬷你听到了吗?你听到了吗?清儿中了,清儿中了,他中了。清儿,真不愧是我的好儿子,是母亲的好孩子,你真给母亲挣得了这么大的一个体面,真是好孩子。”

得到小人的再三确认后,又询问了一些其他情况,胡嬷嬷挥手让下人去领赏,看着沉浸在欢喜中的自家娘子,已经将尘世中的一切都给遗忘了,只得提醒道:“大娘子,如今得到了这个好消息,你不能只是在这里独自高兴呀。还要派人去胡府通知老大人、老夫人和舅老爷呀。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后院修养的老夫人还等着你亲自禀告呢。”

“对对,胡嬷嬷,你说的对,这个好消息是要赶紧通知胡府的,这个你赶紧安排人去,咱们这就去后院,亲自去向婆婆禀告,这多亏你的提醒,不然这两件大事就被误了。还的是你在我身边,不然只靠着我这个糊涂的脑子,定然会失了礼数。”胡大娘子也回过了神,一边絮絮叨叨的安排着,一边说着好话感谢着这个从小就跟着自己的老人。

而顾夫这里,刚开始还只是在书房中喝茶等待着,可是等了又等,也渐渐慌了心神,乱了方寸,看到书房内挂着的孔子圣像,也不由悄悄跪了下来,行着三拜九叩的大礼,还口中轻轻祷告着,祈求着圣贤孔子保佑家中的两个孩子,都能中第上榜。当还正在述说心中的祈愿时,忽然便被敲门声惊起,原来顾况为了防止外人突然进入发现,他也在像那些深宅妇人求神佛保佑,那样既符合他的形象,还会损害他的威严。故而,他在关门的时候,还别上了门锁。

门外传来随从的焦急的告喜声,“主君,主君,你在里面吗?灵清郎君中了,灵清郎君中了,你听到了吗?,主君,主君,主君?”

听到门外传来的告喜声,顾况急忙将门打开,连忙对着门外的随从问道:“清儿中了,中了,中了。我就知道我顾氏子弟有先祖福荫护佑,定能一举上榜。对了,灵清中了第几名?”

“第十五名,省试第十五名。”随从应声回道。

听到名次如此靠前,顾况心中的喜悦更盛一筹,说道:“好好好,如今灵清上榜,如此喜事,要好好奖赏一番,让大家好好高兴一番。去,你去,告诉账房,阖府下人,每人多发一个月的月钱,再每人多赏一百钱,让大家好好高兴高兴。”

当然了,这顾府的中,有人高兴,就有人落寞。原来顾府的另外一个应试的顾灵泽,此次就名落孙山了。故而,此时顾府的某些院落里,渐渐传来瓷器的破碎声,女子的训斥声,和男儿的辩解声。

这顾家的冰火两重天,暂且不提,这章府内,却是阖府欢喜,每个人都从心中为自家公子高兴。原来章源此次应科也是入榜,名列省试第二十六,而好消息传回府内,章源当即大手一挥,让管家给府内的每人赏下了丰厚的月钱,更是买来众多酒肉要好好庆祝一番。

而章源也没有闲着,不仅派人向着顾府去庆祝,还亲自来到弥陀院,来请李朱两兄弟。为什么要如此呢?因为章源派出的随从,不仅看了自己有无上榜,就连顾家兄弟和李朱两师兄弟,章源也让其好好察看了。

如今,顾家两兄弟,顾灵清高举榜上,而顾灵泽则落了榜,所以对于上榜的章源来说,不好当下就立即上门庆祝,只是派了一名管事以表喜悦之情。而朱李两人就无此尴尬,因为师兄弟两人都上榜了,而且还是九经科,一个是第三名,一个是第七名。

虽说随着立朝的时间愈旧,九经科不如刚刚建国的时候珍稀,更不如当下的进士科清贵。可是,当下朝廷还是很重视诸科的,尤其是其中的九经科。其名在前列者,不亚于甲科及第。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如今三人均上了榜,那么一同相聚,不仅很是应时,还能加深三人间的感情。

毕竟,是章源将他们二人带出了蔡州,进了京城,这一路上的提携之恩是少不了的。如今,不出意外,在殿试中,三人不发挥失常的话,也会得到一个好的名次,最后在授官时,估计相差不大。

来到院内时,章源发现两兄弟竟然一个在院内读书,一个在仔细练剑。好像时光也都陶醉于二人的悠闲之中,是那么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