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皇家矛盾(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强烈推荐:

萧铣性格狭隘,爱猜忌。他手下的将领依仗功劳恣意骄横,又好擅自杀人,萧铣对此深感不安,于是宣布命令要裁军兴农,实际则是想以此夺诸将的兵权。

大司马董景珍之弟是带兵之将,对萧铣的“裁军兴农”之策心怀不满,于是谋划反叛,但事情尚未发动,便泄露了消息,最后被萧铣所死。

董景珍当时在外镇守长沙郡,萧铣下诏赦免了董景珍,但却召他返回江陵。当初萧铣还是一个小小的罗川令的时候,便是董景珍首先推他为主的,这些年来,董景珍对萧铣的为人也是看透了,知道他如果返回江陵,必死无疑。

于是董景珍决定索性不再奉萧铣为主,十二月初五,董景珍以长沙郡投降唐,李渊诏令峡州刺史许绍出兵接应。

十二月十五日,唐峡州刺史许绍进攻萧铣的荆门镇,守取该镇,不过与董景珍所在的长沙郡相隔仍是比较远,只能声援,而无法提供再多的帮助了。

许绍所辖峡州在之前一直是与王世充的郑、萧铣的梁两国接壤的,王世充未被灭的时候,他的人与萧铣的人每次抓获许绍的部下,全部都杀死,而许绍抓获郑、梁的士兵,却发放路费全部遣返。

郑、梁的士兵为此深感羞愧,也颇受感动,不再侵犯骚扰,峡州境内于是得以一直较为安定。

萧铣在董景珍降唐后,感到震怒,立即派他手下的齐王张绣攻打长沙的董景珍,董景珍对张绣道:“你没见西汉李渊‘去年彭越,往年杀韩信’这样诛杀功臣的事吗?为什么要互相攻杀呢?”

张绣不作回答,继续进兵包围了长沙。董景珍感到苦守而无援,最终唯有败亡,于是打算突围,但却在准备突围的前一晚,为部下所砍下头颅,送往张绣处,长沙遂为张绣所平定。

张绣返回江陵后,被萧铣任命为尚书令,张绣仗着有功,骄傲蛮横,为萧铣所记恨,不久后,萧铣又寻了个借口杀了张绣。

董景珍和张绣都是萧铣成事的从龙功臣,在经过他们的先后惨死之事后,梁国的功臣及众将领都产生了离心。

此后,李渊下诏征发巴、蜀军队,任命赵郡王李孝恭为荆襄道行军总管,李靖代理行军长史,准备攻萧铣,定荆襄之地。

……

十二月二十八日,李渊下诏立皇子李元景为赵王,李元昌为鲁王,李元亨为酆王,二十九日,又封皇子李元方为周王,李元礼为郑王,李元嘉为吴王,李元则为荆王,李元茂为越王。

李渊入主长安后,可谓是焕发第二春了,宠幸的妃嫔很多,且都陆续怀了孕,现在受封为王的那八人,都是李渊的儿子,至于女儿现在更是多了十几个。

那些受宠的妃嫔,争相交结各位年长的王子来巩固自己的地位。李建成和李元吉都曲意侍奉各位妃嫔,奉承献媚、贿赂、馈赠,无所不用,以求得皇上的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