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家书传建成(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大业十三年二月二十七日,河东郡安邑县。

安邑县是战国时魏国称霸于诸侯之时的都城,物产丰富,其中,安邑食盐更是几乎支撑了整个河东道的食盐来源。安邑县西南几百里处,即为关中的门户潼关。

这时,李家在安邑县的别宅中,李建成正在灯下看着一封来自太原的家书,家书看到最后,李建成的手不由的颤抖了一下,眼神中有几分恐惧,但更多的,却是激动与兴奋。

李元吉这是已是十四岁的年纪,他这便在李建成的身边,见了李建成的神情后,好奇的问:“大哥,爹在信中都说了些什么?”

李建成没有说话,将家书递给了李元吉,然后在房屋来回踱起步来,心情仍是久久不能平复。

李渊在家书中提到,他将会在近一两个月内起兵,让李建成带家人尽快前去晋阳团聚,以免除李家起兵的后顾之忧。

李元吉这时也将信看完了一脸兴奋的道:“大哥,爹要是造反成功了,你不就是太子了吗?我怎么说也能当个一字王吧?”

李建成渐渐压抑住心中的激动,沉声道:“这岂是容易的事情,一着不慎,我陇西李阀,全部都得连根拔起,我们得赶快回到父亲身边帮助他才是。”

李元吉这时似乎也想起了如果起兵失败的后果,不由的打了个冷颤,脸色有些发白,许久说不出话来。

李建成拍了拍李元吉的肩膀道:“好了,收拾一下行礼早点睡吧,明天一早,我们就出发去晋阳与父亲会合。”

李元吉听后,刚转身要离开,但却忽然回头道:“大哥,我们明天离开这里去晋阳的时候,带不带李智云?”与李建成、李元吉一起待在这里的,还有与李元吉同岁的庶子李智云。

李建成皱眉道:“智云是我们的兄弟,明天自然是要与我们一起离开这里的。”

李元吉道:“大哥你想过没有,要是我们李家三兄弟,一起在同一个时间离开安邑,会不会引起此地官员的注意?他们要是为此派人半路追拿我们的话,到那个时候,我们兄弟还有小命去到晋阳城吗?”

李元吉自小就不做正事,常与纨绔子弟厮混,渐渐养成了一肚子的坏水,所以才会在这时极力主张为了自身的安全,而抛弃同父异母弟李智云。

李建成这时听了李元吉的话后,脸露迟疑之色,有些犹豫不决。

李元吉又接着继续劝道:“大哥,我李家即将成就大业,要是最后爹坐上龙椅了,而你却死了,那太子之位,可就成了三哥或是李隐那家伙的了,你切不可在这时有妇人之仁啊!”

“唉,你说的道理我都明白,不过智云毕竟是我们的弟弟啊!要是此时将他抛弃,你我只怕要背上不悌的骂名,而且他与二弟向来亲近,我们若将他害了,二弟只怕要此处怨恨我们。”李建成顾虑繁多的道。

李元吉嗤笑了几声,“到时我们只需随便找个借口糊弄过去,比如我们只说李智云是自己因为身体弱而选择留下的,又有谁知道?至于李隐,大哥,你若当了太子,我是肯定死心塌地的拥护你的,但李隐有兵有地盘,他的选择会跟我一样?”

李建成听后,沉默不语的在房中走动了许久,最后才咬牙做出了决定,“那我们每天就说是去打猎,随身带些碎银就行,到了城北的山林后,就直接赶去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