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到雁门(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盂县再往上走,就是雁门郡的五台县地界了。

五台县有五台山,《名山志曰:“五台山,五峰耸立,高出云表,山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太,故曰五台。”

《古经上就有记载:五台山左临恒山,右接天池,南属五台县,北至繁峙县,环台大约有五百余里。

五台山地区环境优美,各种名胜宝刹多不胜数,可惜李隐没多少闲功夫驻足欣赏这些美景。

从五台山的山间小道艰难而行,穿过五台山区后,就到了雁门关管辖的地区。

雁门关,便是雁门郡的郡治所在。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雁门关又称西陉关,高踞勾注山上(勾注山又称雁门山),附近群峰挺拔,地势险要,有“太原之锁钥,全晋之咽喉”之说,是历朝历代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天堑,战国名将李牧,便曾在这里抗击匈奴十多年。

刘宏看了看略显冷清的雁门关门,笑道:“堂堂鹰扬郎将到任,怎的每个人出来迎接?我看你这似乎不受人待见啊!”

李隐无所谓的蹬马上前,“我辈行事,又何须看人脸色?”说话间已骑马进了这雁门关。

李隐是九月初开始启程来雁门关赴任的,现在已是十月末,白雪纷飞,天寒地冻,偌大的雁门关内,并没有多少行人。

大隋的府兵主要还是集中在关中、河南两地,像雁门郡这种边塞之地,整个郡就一个鹰扬府,共辖四千五百人。

雁门郡只有一千五百郡兵,但雁门关还有六千驻兵,由虎贲将军王智辨率领,这六千驻兵常年守卫雁门关,只负责雁门的安全,没有特殊调令,不会调离雁门关。

整个雁门郡兵力共一万两千人,足以在平时守卫这座关键的要塞,如果遭遇大战,则能随时请求太原等郡的增援。

当李隐去到雁门鹰扬府营寨的时候,周安、吴汉、张亮等人立即迎了出来。

由于接连两次征讨高丽都伤亡惨重,使得雁门鹰扬府总共只剩下一千出头的人,所以朝廷允许李隐带他在酸枣的旧部前来上任。

李隐在酸枣的旧部,也就一千多人,李隐觉得只带这点人太少了,所以又自行招募了八百多人,名曰辅兵。所以他总共带了两千多人来这雁门关。

周安他们是直接北上雁门关的,没绕什么路,但不走汾河谷地的路段不易于大军行走,所以他们也是刚到雁门关没多久。

至于采莲、小蝶和妞妞她们,由于现在这里不确定的因素太多,所以李隐打算一切安定下来再去接她们来,就让她们暂时留在了酸枣县,李隐在酸枣县的威望很高,没人敢为难她们三人的。

“郎将大人,您终于到了,可把我们给盼苦了!”张亮声情并茂的道,一边说着还用衣袖擦拭着好不容易才挤出来的眼泪。

李隐正要答张亮的话,一个文士打扮的人上前参拜道:“下管雁门鹰扬府司马潘仁海,见过郎将大人。”

刘宏立即意挑剔的眼神看着这潘仁海,他原本想着如果雁门鹰扬府没有司马的话,就让李隐给他来当的,没想到却是已有正主了。

李隐对此也是感到有些诧异,“不必多礼。”

潘仁海道:“郎将大人,太守他们现在已在回雁楼摆下宴席,要为大人接风呢,大人您打算几时去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