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共襄盛举(2 / 2)

那种最年夜的福船,也就是长四十余丈,宽八丈,足有五、六千料的四桅年夜船,用后世的说法就是,如今应该是见不到了,不过一两千料的船却比比皆是。

自宋至明,中国船经常使用“料”为其年夜小的单位,这个料是容积单位,一料就是十立方尺,换算成重量的话,年夜致可以依照一料等于一石,即九十二斤半的比例来估算,这数字不是十分准确,但年夜体上应该差不多。

也就是说,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最年夜的那些都是两三千吨排水量的年夜船,现在江南比较多的都是几百吨的,其实不比年夜航海早期的西方船只差。

另外,后世统计出来的一些重要的技术,更是早就被年夜明的船匠应用出来了,或者说,其实是在宋代,这些技术就已经相当作熟了。

正如有了螺杆,就意味着镗床即将呈现;有了蒸汽机,就代表着即将进入工业时代一样,造船也有着类似的技术指标,有了水密隔舱,可以保障远航的能力;利用八面风的技术,也是帆木船的最高技术之一。

而有了过洋牵星这项天文观察导航技术,就可以用牵星板丈量所在地的星辰高度,然后计算出该处的地理纬度,以此测定船只的具体航向,更是出海远航的不二秘诀。

在京城没有找到船匠,并且从工部都水司得知,南京的龙江船厂和直隶的清江船厂已经完全烧毁,谢宏本还以为造船之事须得重头开始呢,却不想今日获得了这样的好消息。

他不单不消重头开始,甚至在很年夜的水平上,年夜明的航海技术依然没有落后于西方太多,这怎能不让他喜出望外呢?

“王兄,小弟有意在书院的研究院中划分出来一个航海学院,你可愿助我一臂之力?”

“谢贤弟学究天人,实在让愚兄汗颜不已,在贤弟面前,我哪里又敢卖弄?并且,我也并未学有所成,比起那些资深的船匠实是远远不及的,哪里又当得起贤弟这般推崇?”王云连连摆手不敢应承。

他来之前本是有些不情愿的。谢宏名声虽年夜,可在这些手艺人眼中却都有些怀疑的,总觉得他这一点年纪,怎么可能学懂这么多手艺?

何况,造船这样的技术,和其他技艺的不同是很年夜的,远不是随便看过之后,就能有所领悟,谢宏这样擅长内陆之地的人,怎么可能晓得这些呢?

比及两人一番探讨之后,王云却是惊讶无比,虽然谢宏没有说出来什么新花样,可是在谢宏嘴里,那些造船的技术却都是系统性的。

从控制标的目的的船舵,到船体的水密隔舱以及船壳包板,最后再到风帆技术,甚至还包含导航技术。这些技术,谢宏都是娓娓道来,从原理到应用,很多都是王云想都没想过的。

老船匠的授艺,本也不过是将他懂的技术教授出来罢了,年夜部分他自己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其实,若非是感鸡王云的救命之恩,那老船匠自家也没了儿孙,他也不会以这等衣钵相传。

“王兄切莫妄自肤浅,在小弟看来,技术这工具难分轩轾,只在于有没有专研精神。”谢宏解释道:“例如说小弟这书院吧,技术学院只要求手艺精湛,能识字更好;可那研究院则是不合,按要求,必须是书写无碍,技术上又有专长者才能入内,王兄可知道其中缘故?”

“确是不知。”王云摇头。依照传统的理念,念书识字和手艺是完全不搭边的,象他自己这样的,都是属于异类,就连自家老爹都容不得,找遍年夜明恐怕也没有几个。

“就是为了便利研究。”谢宏决然道:“俗话说的好,一人计短两人计长。若是工匠们恪守门户之见,手艺只以血脉代代相传,天永日久之下,很多绝技也就失传,就算勉强传下来,其中奇妙也是语焉不详,就更别提有所增进了。”

“谢贤弟说的不错。”王云若有所思的点颔首。

“譬如宋朝的时候,无论神臂弓还是水动仪,又或是海船,都是朝廷或者朝廷官员组织工匠完成的,虽然其中有技艺神妙的主导者,可若是没有旁人的拾缺补遗,单凭一两人又怎能成绩这些神技?”

谢宏也不待王云回答,继续说道:“是以,小弟代皇上将工匠们组织起来,不单要他们消除门户之见,共同研究,还要将研究的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供给后人借鉴,如此一来,数年,乃至十年、百年之后,我年夜明的技艺势必凌驾于世。”

“谢贤弟此言年夜善,无怪于贤弟对各种技术都这般了解,原来却是高瞻远瞩之顾。”王云慨然起身道:“王某不才,既ng贤弟不弃,也愿尽一分绵薄之力,共襄此盛举。”

谢宏喜道:“有王兄相助,我年夜事成矣。”

“谢年夜人,下官还有一事……”王庸郁闷极了,要不怎么说奇淫技巧这工具欠好呢?谢宏也罢,王云也罢,两个人说起来就没完,生生的把他就给晾在这里了,他自己倒还没关系,可外面还有人等着呢啊?

另外,不就是个造船吗?还搞个什么年夜事成矣,即是自己官位不高,可也知道,江南那里船厂多得是,只是没人会拿到明面说罢了。

这谢年夜人还真是少见多怪啊。。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