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章 混乱的价格(2 / 2)

秦天柱转头看看周嘉朋:“周大哥,我看你《潜伏》卖给各家地方台挺顺利的啊,没听你说过有这些争议?”

周嘉朋斟酌了一会儿:“我想第一个争端,几家电视台也只是争个谁先首播的名分而已,与各家电视台收视的实质影响有限。现在全国有线电视普及率不高,那些上星的省台对其他台的影响有限,各家电视台基本还是各家管各家的一块地方。至于我们的《潜伏》,朝廷台已经首播过了,其他台也没什么好争的。”

秦天柱点点头,同意周嘉朋的分析。如果是十年后,全国有线电视普及,各家省卫视都是实实在在的全国台了,那时候,对于谁先播的斗争才会到白热化。有时候,省级卫视甚至为了提前几分钟播,可以把电视剧的片头都省掉。

眼下,显然还没到那个阶段,口舌之争,不用过多理会。

周嘉朋继续分析道:“至于第二个争端,我们的《潜伏》当时是一家一家谈的,各家电视台之间的报价保密,即使有不公平的地方,大家也不知道。

现在如《妻子》这般,将大家召集到一起,原是有让他们互相竞争,搞热买剧气氛的意思。现在倒是有了副作用,把大家的报价都摊开了,有些争执也是正常。

这些争端还是让他们自己解决吧,我们公司就起个中间人的作用,我想最后的方案肯定是要综合考虑各个台的覆盖人数,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

这些争议只是各电视台之间利益分配的问题,金光华最后提出的问题,则是直接关系到梅花公司的切身利益。他说道:“虽然还没有最后确定,但从我对二十一家电视台的摸底情况来看,《妻子》剧最后的总价不会超过每集160万,与我们的目标值有一定的差距!”

每集160万?

秦天柱心里一紧,那就是5000多万。这是《妻子》能够获得的最大一笔收益了,以后能卖的就是音像版权收入,以及卖给小电视台的一些零零碎碎的收入,这与《潜伏》近7000万的收入有差距。

不说《妻子》的成本是《潜伏》的将近两倍,秦天柱心中还一直有一个固定思维,那就是就经济利益来说,卖给多个省台比卖给朝廷台要更加的合算。只是朝廷台的平台相比较而言影响力更大,付款更加及时而已。

现在看来,蛮不是那么回事啊,到底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周嘉朋也很纳闷,眼下的情形似乎比他卖《潜伏》艰难多了。

“怎么会这样,为什么卖不起价钱?那些电视台的代表不是对《妻子》评价挺高的吗?要知道,我们的《潜伏》第二轮卖给14家省台,都卖到了近100万一集的水平;怎么可能《妻子》的第一轮,二十一家电视台的总价,只有160万一集?”

金光华答道:“原因嘛,无外乎是市场变化难料,他们不敢下大价钱购买。虽然《妻子》他们自己看了觉得不错,但也不敢保证观众一定喜欢,而且全国的报纸媒体对于我们《妻子》,唱衰的可不少。”

秦天柱有点明白了:“说到底,《潜伏》是经过朝廷台检验的,市场前景可以保障。而我们的《妻子》还没有经过市场检验,他们一方面不敢下注,一方面也是有意借此打压我们的报价!”

如此说来,要想卖出好价钱,眼下一股脑儿卖给所有地方台的做法有切妥当。

周嘉朋的提议:“还是有必要分两拨来卖,第一拨选择几个有分量的播出平台,打出《妻子》剧的影响力,第二波卖给全国大多数地方台,卖出我们这部剧的大部分收益!”

秦天柱的考虑:“想赚大钱,还是需要按照收视率来卖,虽然承担了风险,但风险越大,收益也就越大!”

“秦少,这方面你就不要有太大的指望了!”

金光华很直白的打击秦天柱的想法:“我也与他们提过这个方案,没几个台愿意的,都嫌麻烦。朝廷台是去年成立了专业的福瑞索调查公司,所以才有条件跟我们按收视率来卖剧。其他的地方台就没这个条件了,有些台甚至只管播节目,从来都不调查收视率的。当地的广告商也没什么选择,广告的投放也只能按着感觉来。”

秦天柱摇摇头,国内电视圈市场化没几年,还是个蛮荒时代,各项基础设施都很不完善,就连最基本的收视率调查都做不到。没有真实的数据支撑,电视产业链条上的电视剧制作商,电视台以及广告商,大多还是按着感觉做买卖。

好原始,好落后啊。

秦天柱有点不甘心:“难道就没有一家愿意按收视率来卖?收视率数据他们可以买朝廷台福瑞索公司的数据啊?”

金光华摇摇头:“福瑞索公司的那几千户调查样本,放在朝廷台的全国网络还行,分到每个省市地方,只有几十上百户的样本,没什么统计意义的!”

不过,他仔细想了想与各家电视台代表打交道的情况,还是点点头道:

“其实还是有几家的,主要是东部发达地区的几个省份,因为广告商的要求,他们倒是有自己的收视调查渠道,只是做得比较粗放。不过,我听他们的意见,似乎也没法像朝廷台那般拿出个精确的卖剧方案。他们的意见,是在固定价格的基础上,按照收视率情况,给与一定的奖励!”

秦天柱有些振奋:“这就很好了,总比按固定价卖剧来得划算,我对我们《妻子》有信心,一定可以赚到他们的奖励金的。”

周嘉朋也觉得这是个好消息:“我们的第一波卖剧对象就选这几家电视台吧。《妻子》是都市时尚剧,在东部发达地区先播,对我们这部剧的收视是很有帮助的,也有利于《妻子》剧的口碑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