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节 辛秘(2 / 2)

程奇力倒台之后,李旭真正掌握了大权,立即便命人调阅宫中老档,查出当年和鱼辅国一起入宫,或者知道他当年岁月的老太监。将鱼辅国的生平过往查个底掉。

这么做就是为了查鱼辅国有没有布过什么暗子,或者是什么人或者势力布下的暗棋,最终也没有查出什么旁的东西。

现在司空弄月如此笃定鱼辅国和太平道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便说明鱼辅国行事隐秘自不必说,恐怕宫中的档案也被他系统删改过,如果真的如此,这个人果然是有大问题的。

“东山会已经安插了两个人潜入白玉京中,一个人是宫含章,此人作为程奇力的心腹党羽,手中握有许多朝臣的把柄,同时还有两个权阉在京中部下暗子的联络方式,由他全权负责实施东山会的筹划。”

“另一人是太平道的道主之一,不知道详细身份,只是知道此人化身千万,极为擅长易容化身之术,武功高深莫测……”

司空弄月的话让李旭一头雾水,这太平道不是只有一位道主么,哪里来的道主之一?

“司空先生,江湖传说太平道的之前的某一代道主遁破阴阳变化,通校长生之术,现在的道主就是他转世再来。怎么又多了一位道主?”

“启禀陛下,草民所说的只是江湖上的一种说法,江湖上有一种风声,就是太平道除了分为二十四治之外,其上按照天地人三才变化,分为天公、地公、人公三位道主,现在的这位道主其实是地公,而那位化身千万的便是人公。”

李旭闻言心底却是不信,因为司空弄月的这等说法实在是太过骇人听闻,皇帝觉得这是太平道用来包装自己的一种话术。如此行事就是为了故作神秘,然后好鱼目混珠。

太平道如果真的这么厉害,那就不会当年让岳顾寒撵得鸡飞狗跳,不得不交出镇派神功换个消停了。

“此二人便是东山会在白玉京的根本,他们还筹谋勾结各路江湖门派,制造谣言事端,伪作朝廷的势力向武当少林挑衅,同时编制谣言,说朝廷要任用那罗延大师等胡僧,组织大军剿灭各个门派帮会,所以要组织武林大会,选出武林盟主,对抗朝廷。”

“草民所知的只有这么多,剩下的事情,还需要普祥道人来说,他是草民之前行走江湖认识的至交好友,一直都是心怀朝廷的。”

司空弄月阐述完毕,静静地低下了头,李旭却是觉得十分有趣,这个东山会还真是知道挠人痒处的奥妙。如果司空弄月所说的都是真的,那他们这些小动作虽然于大事无补,但是还是能够引起一些风波。

挑拨少林武当,竞选武林盟主。嘿嘿,且不说老奸巨猾的少林武当会不会那么好挑拨,就这个选拔武林盟主,那绝对就会是闹剧一场。

“陛下,草民普祥,还知道一些关于太平道的要紧事。”普祥说完从自己的怀中掏出一枚锦囊,从中掏出一枚小小的黄玉方印。

一旁的太监从普祥手中接过这一方玉印,轻轻地放到皇帝手中,李旭翻过来一看,正看到上面阴刻着“北邙治都功印”六个小篆字体刻就的痕迹。

韩瑞脸色微微变化,司空弄月也是一阵慌乱,不必细说,李旭便判断出韩瑞和司空弄月并不知道普祥身上还有这样一方印章。

李旭一直知道天师道有二十四治,后来听说太平道也有二十四方,其中都分为上中下三等,这北邙治正是下八治之一。普祥身上携有此印,恰恰可以说明他应当就是天师道的核心人物。

“这枚印便是太平道的人公道主亲自交给贫道的。”普祥一张嘴就说出了一段辛秘:“太平道与天师道本来就是一道,太平道二十四方就是天师道的二十四治,太平道与天师道就是太上道,这三者一直都没有什么区别,实际上是合为一体。只是偶尔彼此化用,互借名号而已。”

李旭静静看着普祥,若是此人所说为真,那他应该就是太平道或者说天师道最核心的成员。

“太平道和天师道源出不同,但都是道圣所创。太平道所遇南华老仙就是天师道所遇见的太上真人。”

“他们都是道圣?”

太平道和天师道源流极长,都能够追溯到东汉末年,如果这普祥所言不虚,那么道圣在东汉末年甚至之前就已经活跃。

从汉末三国到东晋十六国再到南北朝对立再到而今,这中间千载岁月,往事悠悠,道圣就这么冷眼观瞧一直到了现在?

李旭是不信的,因为太平道和天师道都是宗教,宗教是用谎言堆砌出来的,有的人相信他们的神死后三日复活,有的人相信他们的头目从一个这辈子都没去过的地方登天。

在这种谎言之下,相信一个人活了近千年也是有可能的。<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