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代政相权(2 / 2)

秦歌一曲 老实人12 5405 字 2019-10-03

魏王挥挥袖道:“那好,你下去吧,是要歇歇了,打明儿起,寡人会让人把朝臣本章送到你的府上,老公叔怎么干的你就怎么干,这些事烦死我了,去吧!”

公子卬赶紧道:“臣弟告退!”出了宫门,天都黑了。。

公子卬飞快的上车,虽然他现在有点尿急,但那都不重要了,对赶车的御手道:“去公叔丞相府。”由于交出了虎符印信,原本的护卫都走了,现在剩下的只有公子卬自己的家将侍从,前后不超过十人。一行人直向着丞相府去。

天街之南的丞相府,门前车马冷落,府内弥漫着沉重和忧伤。

从秦国不体面的回国后,公叔痤见过的人屈指可数,其后,就闭门谢客了。

就在前段时间,魏王以公叔痤生病为由,把公叔府的文案章本都卷走了。这意味着取消了公叔痤的相权,表面上这是美其名曰让公叔痤静心养病,但实质上则意味着魏国要变天了。。

一旦公叔痤死,魏国立刻会有一个新的丞相。

就在前段时日,一众不算多的门客也走了大半,现在剩下的都是武夫,而文职者,就是一个公孙鞅,因为他挂名是公叔痤的学生,所以他倒是一直没走。当时清理丞相府国府文令时他还出了力。

面对这冷落的门庭,公子卬不胜唏嘘,这就是人情冷暖,当真是人情凉薄啊!

他一边想着,一边从后门下车,亲自到了门前,拿起铜把环,对着铜兽头扣击敲门。

击三下后,公子卬站立到一边,虽然已经可以确定一定以及肯定他就是接替公叔痤的人,可对于公叔痤,他还是要表现出足够的礼仪。

不一会,门开了,开门的是一个守门老人,既然是老人,他当然认得出公子卬是谁……不过。老人道:“公子,我家老夫人交待了,主人大病,除非是大王亲临,不然一概免见。。”

如果是一般人说这种话那当然不行,但这话是公叔夫人说的,公叔痤的夫人是魏国的侯女,就辈分来说,与魏王同,魏王还要开口叫姨呢,加上前段时间魏王把公叔府人下狱,这里面当然有点对不起公叔夫人,如果有谁敢于得罪公叔夫人,等于就是不给魏王面子。

而同样的,由公叔夫人说这话,就说明公叔痤本人已经病得连府内的事都做不了主了。

公子卬叹了口气,他知道,在这种权利交接之时,公叔府处于下风,做人也好做事也罢都要低调,闭门谢客静自等死是最好的选择了。想了想,公子卬道:“不见再听丞相教诲是我福薄,不过我友公孙鞅还在吧,能不能通报一声,与之相见?”

老人点点头,把门虚掩。这是说对你放心,不怕你硬闯。然后老人回身通报。

公子卬静静等着,由着晚风把自己身上的酒味酒气吹淡,吹散。。

但好一会,老人回来了,他是一个人,道:“对不住了,公孙少爷到洞香春去了。”

公子卬没有说话,他盯着老人。直到这个老人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公子卬深吸了一口气道:“那算了,我改天再来吧!”

老人连连点头,忙不迭地把门关上,上栓。

一名下属对公子卬道:“公子,他们太欺负人了!” 公子卬叹道:“公叔府失势,而我得势,他们生我的气,不见我,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只是……”他摇了摇头,道:“女临子,你去洞香春看看,公孙鞅到底在不在?”

女临子应了一声,拨转过马头,打马而去。

公子卬回到府内,他没有见那位新舞女,而是通知了自己的夫人一声,就到偏厅去了。

时间一点点过去,直到女临子来回报。公孙鞅并没有到洞香春,或者说他是去了,但那是白天,而且只待了一小会儿,很快他就出来了。据说是直接回府了。也就是说当时的公孙鞅就在府里,只是他不想见公子卬。

由于第二天是休朝,没有朝会,所以公子卬没有理会那新搬到自己府中的案牍,那些东西真是让人头疼,公子卬怀疑自己从前是怎么喜欢这些事的,当这些事都缠在他的头上后他就一个头有两个大了。好在公子卬是公子卬,不是一般人,他理政的才能虽说一时比不上公叔痤的老辣,但却也有轻重之分。

对于现在的魏国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战后的钱财问题,魏国对这些有自己的渠道,顺其自然一切就都行了,而一些小事也给公子卬放到了一边,那些小问题他是不会理的,积下去,积着积着,就没有了。真正重要的是魏国的迁都问题。

由于前段时间的连番大战,这让魏王对自己的安危很上心,在他看来,安邑一点也不安逸,它太危险了,动不动就给三五个国家围住,韩国小动作不断,新的韩侯与众不同,从六国联盟分秦大会上看,不可小视,而赵种的野心勃勃更是众所周知!秦国是魏的老敌了,还有一个不安份的楚,在这种情况下,不要说魏王没有安全感,就是公子卬自己也没有安全感。所以真正的要事只有一个,迁都大梁。

大梁是魏国的第一大城,与黄河北岸的都城安邑遥遥相望。虽说不是都城,大梁的城池规模与街市气势却比安邑大得多。论地利之便,大梁地处丰腴的平原,北临黄河,南依逢泽大湖,水路陆路四通八达,便成了中原地带最大的物资集散地。

三家分晋时,大梁还只是一座小城池。不想自魏文侯起用李悝变法,尽地力之教,全力在黄河南岸发展农耕,大梁大大的得了一回天时地利与人和,竟是迅速富庶了起来。随着农耕兴旺,工匠商贾也纷至沓来,大梁便在一百多年间蓬蓬勃勃的变成了水陆大都会,重筑大城池,工商云集,店铺林立,形成了天下第一大市——魏市。更兼列国名士纷纷前来定居开馆,文风昌盛,私学大起,隐隐然便成了中原地区的文明中心。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size:16px;">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