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媚娘报仇(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正是由于邓睿和肖焕的这种‘军民一家亲’的理念得以贯彻落实,使得张媚娘在常山郡下下各县看到百姓们对,徐晃和手下的军士如此热情。除此以外张媚娘发现,常山郡下各县的百姓生活好像都挺幸福似得。从百姓们的脸上可以看出,她们的幸福不仅是洋溢在脸上,而是从心底深处发出的。

百姓们的幸福不光是军营实行‘军民一家亲’政策,更多的则是因为邓睿到常山不久后颁发的不与民增利的政策。当然刚开始百姓对于常山郡守府颁发的这条政策还抱着可疑的心思。由于大家受到封建制度的影响,认为这只不过是这个新来的年轻郡守,用来吸引民心的手段而以。

后来从官府征兆各地百姓,在常山郡下各县修建水利的事情上,让百姓们有了改变。那就是官府不强迫任何一个人去做无常的劳动,本来在各地兴修水利这样的事情,最大的收益着就是百姓们。可只要是参加劳动的民壮都拿到了工钱,虽然大家领到的工钱不算多,还是在百姓之间引起了不小的反向。

在这个皇权为尊的年代,百姓们被征召干活都是白干,本来大家也没想能拿到工钱,只期望能获得一份温饱足以,可常山郡下辖各级官府,居然在下工后就给百姓们结工钱,而且还是日结。

参与工作的百姓们手上有了钱,生活得到了改善。就促使很多百姓来竞相来参加水利的修建,使得水利修建工期得到了保证。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的商业渐渐繁华起来。冀州其它郡买不到的东西,在常山郡各县都有的出售。特别是在河间城的市面上,商品更是玲琅满目。

冀州其它郡的商人再得知这一消息以后,也纷纷到常山来做生意。这些商人的到来使得常山各县的商业更加的繁荣,大大的增加了官府的税收。这让连后世来的邓睿都没有想到,自己想让百姓生活过的好点的想法,居然带来如此深远的获益。常山各级官员对于邓睿的敬仰也更敬佩了。当然几个月的发展和改变毕竟还是有限的,不过却给常山百姓带来了希望和信息,这些就是用再多而动金钱也买不到的。

张媚娘通过在常山郡各县的走访让其明白了,为什么邓睿来常山后的这几个月,太平道在常山不仅没有得到发展,甚至还出现萎缩。这些都是拜邓睿这个郡守和其的一些政策所赐啊。

不过张媚娘并没有放弃唐周的仇恨,一直在寻找着机会。张媚娘也颇具心机,为了降低徐晃和其手下军士的戒备,方便自己实施自己的报仇计划,张媚娘要求徐晃带领自己在常山郡靠近河间城的几个县走访,并没有到位于边境的南阳。

这一天,是徐晃陪着张媚娘在常山各县走访的第五天了,可能是张媚娘觉得是实际已经到了,或者说自认为通过几天的防备徐晃等人已经降低了对自己的防备。因此这天一早张媚娘就对徐晃道:“徐将军,我们已经走了好几访了好几个县,至今我也没有寻得合适的设坛地点。就边境南阳我们还没去过,我看我们今日去南阳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