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兵临城下(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杨林回到城墙上,刚才冲过来的蒙古骑兵已经退了下去,有了刚才的教训,杨林没有走在墙外面,而在走在里面,小云则一直跟在他后面,张胜一见杨林上来,就拿着一张刚才蒙古人射上来的信交给杨林:“大人,你看。”

杨林接过信一看,蒙古人又玩起了招降这套把戏,他们给鄂州守军三天时间考虑,限他们三日内开城投降,,否则后果自负,杨林看完信并没有说什么,看着城外越聚越多的蒙古士兵问道:“张将军,现在什么情况。”

“根据最新的情报显示,大约有十万左右的鞑子过江,现在正陆续向鄂州地区赶来,刚才那些骑兵可能是先头部队,相信大部队将很快赶到,并很快对鄂州发动攻击。”张胜侃侃而谈,把现在的情况跟杨林介绍了一遍,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张胜知道杨林虽然是文官,但并不是贪生怕死之辈,根本不可能投降蒙古,所以他才敢把蒙古射上来的信交给杨林看。

张胜介绍完后,杨林收回了目光,把刚才张胜给他的那封信抖了抖问道:“张将军,这封信你怎么看!”。

张胜马上一脸正色的说道:“杨大人,我和守卫鄂州的全体将士们是不会投降的。”语气中好像开始杨林有些不屑。杨林这才发现张胜会错意,忙说道:“张将军,我说的是你对鞑子给我们三天时间考虑有什么看法。”杨林特意强调‘三天’这两个字。

“没什么阿!鞑子的意思是如果我们不投降,三天后将会攻城。”张胜不解的说道。

“没那简单,上次我砍了张弘范那个汉奸已经表明态度不会投降了,他们又何必多此一举呢?而且鞑子十万大军过江,携带的物资并不多,大部分物资依然要靠船只从北岸运过来,按理说他们应该尽快拿下鄂州才对,就算是劝降也不应该给三天那么长的时间。”做过销售经理的杨林他从来不会自讨没趣去一些绝对不可能做到的事情,那天杀了张弘范后,杨林就知道蒙古是绝对不可能再招降他了,张弘范的资料杨林可是记的清清楚楚,他父亲张柔现在在蒙古的影响,也不是忽必烈能轻易得罪的,再加上后来张胜跟杨林说过蒙古从来不会放过杀害他们使者的人,这是当年成吉思汗定下的规矩,成吉思汗时代,只要有人杀他们的使者,城破都是屠城,所以杨林认为蒙古根本不可能招降他们,现在发招降书来,肯定有问题,心细的杨林很快就找到了三天这个破绽。

“是阿,按理说鞑子应该尽快拿下鄂州才对。”听到杨林这么说,张胜也觉的有几分道理。

鄂州城外,蒙古大军已经陆续到达,并开始了对鄂州的围城,忽必烈也把自己的大帐搬到了鄂州城外,比起历史上,忽必烈到达这里的时间足足迟了半个多月,历史上,蒙古水军偷袭宋军水寨成功,抢夺了宋军千余艘战船,迅速的拿下了阳逻堡和浒黄州,并焚烧了宋军的大部战船,取得水上控制权,而此次蒙古虽然渡过了长江,但并不是从阳逻堡直接攻入浒黄州,而是偷袭宋军的防御薄弱处青山矶,浒黄州依然在宋军手,蒙古并没有消灭宋军水军,长江两岸的水路依然大部分依然控制在宋军手中,蒙古不可能像历史上一样完全包围鄂州,鄂州依然可以从水路上和外界取的联系和得到援助,反而宋军庞大的水军严重威胁着长江两岸蒙古军队的物资运输。

蒙古虽然已经在占领了青山矶,长江两岸的水路已经打通,但是宋军实力实在是太大了,所以这条运输通道并不安全,忽必烈自然明白这个道理,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拿下鄂州,取得宋军在鄂州物资,既然要尽快拿下鄂州,这时候忽必烈自然不可能给鄂州守军三天时间考虑投不投降,忽必烈的大营一扎下就和他的幕僚和军中将领来到了鄂州城外几里外的一个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