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人逢喜事(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一夜无话。次日皇极殿的御门听政一开始,朝臣们就隐约发觉皇上今天有点不同,怎么个不同法儿,又不好形容,好像就是有那么一丁点……容光焕发吧。而接下来,他们很快发现了真正厉害的不同之处是在哪里。

“依杜卿的说法,这皖南民变尚不严重,无需调兵镇压了?”皇帝的声音响在皇极殿空阔的殿堂内,带着袅袅回音,更显凛然端严。

内阁首辅兼户部尚书杜荣站在堂下恭谨答道:“正是,据江浙巡抚孙延芝回报,所谓民变仅是少许刁民喧哗闹事,当地府衙差役便可轻易平叛。那巡盐御史姜九真夸大其词,只因他与当地官员生了龃龉,蓄意诬告,公报私仇而已。”

立刻便有人接口道:“姜九真公报私仇,蒙蔽圣听,罪在不赦,恳请圣上即刻下旨将其缉拿归案。”

皇帝却不露声色,手里悠悠把玩着一柄白玉錾金如意,静默半晌,方道:“上回是谁提及,有个翰林院编修要外放的?”

他为何忽然转了话题,众朝臣猜测不出,但这话茬却是杜荣极喜欢的,他当即给一旁的同乡、吏部右侍郎董仲生使了个眼色。董仲生道:“启禀圣上,翰林院编修吴振心思慎敏,为官清廉,可堪大用,若能由他接任这巡盐御史一职,正是合适。”

他的,算是同门。他的授业恩师即为当年的皇子教谕冯啸,当年皇帝就藩之前所学到的庶务基础知识,就都是来源于这位冯老师。

臣子与皇帝间的同门之谊不比朝臣之间的深厚,粟仟英对皇帝的忠诚说到底有点投机的成份。在这新帝登基、一部分大臣暗中拆台、一部分大臣观望摇摆之际,他选择了把赌注押在新帝一方,算是主动投靠。

这两人都是年逾不惑,外形气质却是天壤之别。邱昱魁梧粗豪,像个直接从画上走下来的张飞,粟大人则玉面凤眼,长髯飘摇,通身的儒雅仙风。

皇帝踏着灰白的方砖,穿过建极殿前的宽阔广场。感受着灿灿艳阳笼在身上,习习秋风拂在脸上,更觉神清气爽。

昨晚一直在为那丫头的事乱心,奏章都没看进去几份,最后实在静不下心,他干脆提早就寝了,直至今早他还在为此懊恼,觉得真该及早将那丫头送走,彻底将其忘个干净,省得耽误正事。

没成想却歪打正着,也不知是因为睡好了一觉,还是因为人逢“喜事”,精神竟超常的好。他想象得出,要是如平常那般批阅奏拟直至深夜,次日昏头涨脑地去临朝,绝难有这么清明的思路。那样的话奏章是多批几份,皖南民变却要被搁置,姜九真也要跟着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