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第三十一章 仗义破财(1 / 2)

 第三十一章 仗义破财

那些人见来者不过是个身量未足的小姑娘,根本不把她当一回事,为首的是个穿着稠卦的干瘦女人,她冷哼一声道:“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梅家没钱还债就拿她的女儿顶债,这白纸黑字上写得是明明白白!你又是哪里来的,在这里出什么头?”

白羽姬往那女人抖出的字据上扫了一眼,果然是她说的那么回事,只是立字据的人却是个叫“梅君易”的人。白羽姬急忙问梅君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梅君巧的抽泣中她终于把这事听明白了,原来梅君巧在一个月前出海打渔时他们一家就被海虎寨的人给掳走了,只有年仅十岁的小女儿英儿留在家里。梅君巧的老母亲身体本来就不好,这一个月爱女没有音信,老人竟然就撒手人寰了。

梅家贫困,连安葬老人的钱都没有,梅君巧又不在,老人的尸身放得时间长了会发臭,于是梅君巧的弟弟梅君易做主,向邻村的大户江家借了钱,为老母办了法事,还买了坟地安葬了。可是这梅君易也是个不靠谱的人,他向江家借了一百两银子安葬了老母后就不见了踪影,字据上写得确是假如梅家还不上钱来就用梅君巧的小女儿顶债。

一百两银子对于一户渔民来说可不是小数目,几乎是他们七八年的收入了,梅君巧自然是还不上这笔帐,江家的人就来要人了。而且从周围村里人七七八八的说法中白羽姬也听出来了,梅君巧的弟弟梅君易早年十几岁的时候就考上了秀才,自视甚高,不屑嫁与女子为夫,一心想要考取功名,结果连个举人也没考上,郁郁之下染上了吃喝嫖赌的毛病,整日在村里游手好闲的。梅家老太太对这个儿子失望透顶,早就将他赶出了家门,却没想到他竟然会用老太太的死向江家借了这么大的一笔钱,而且居然是用自己的侄女顶债。

而江家也是有目的的,江家只有一个独子,今年十六岁了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全,是个天生的傻子,江家一心想为儿子找个媳妇,正经人家的女儿怎会愿嫁,买个丫头他们又不甘心。梅家虽然穷一些,但梅老太太年轻的时候也是书香门第出身,两个儿女也都是识文断字的,所以江家就看上了梅君巧的小女儿英儿。那些人还说梅老太太葬的那块地方根本就不值一百两,大部分的钱都被梅君易给拿走了!

梅君巧对于弟弟借钱这点没说什么,反而自责不能为老母送终,但她也的确舍不得自己的女儿被毁了一生,只想着江家能宽限几天,让她有时间去筹钱。可江家就是冲着英儿来的,又怎么愿意轻易放手,便直接要动手抢人。

白羽姬又看了那字据一眼,还钱的最后一日就是今天,她看着梅君巧一家悲痛无奈的样子,想到假如不是梅君巧的船她是绝对逃不出海虎寨的,为什么善良的人总是会遭到不幸呢?于是她一咬牙对着那些人吼道:“谁说梅家还不出钱来!”说完她直接从怀里掏出那枚银元宝还有以前积攒下来的银票丢江家的人面前。

“这些超过一百两了,我替梅家的人还!剩下的算利息也绰绰有余!还不赶紧把英儿放开!”

那干瘦女人脸上的神情变幻莫测,似乎是万万没有想到竟然会有人为梅家出头,她数了数银票果然有一百多两,她恨恨的咬咬牙非常不情愿的对她带来的人说:“放人!”然后丢下咬牙切齿的三个字“算你狠!”后转身就要走。

“站住!”白羽姬大步走了过去,冲她伸出手道。“字据拿来!”她才不傻,还了钱却不把字据拿回来,到时他们赖账她找谁去说理?

那女子把字据拍在了白羽姬的手上,白羽姬却又说:“写上钱已还清,然后签字画押,还要盖上你们江家的印章!”

“哼!你这个小丫头!难不成我们江家还会赖你不成?”那女人已经恼火了。

“我哪知道你们江家是什么东西,压根就没听说过!”白羽姬自然不会受了她的恐吓,“空口无凭的我凭什么相信你?赶紧盖章!”

那个江家来的女人被白羽姬说得哑口无言,众目瞪瞪之下她也不愿丢了脸面,只得在那字据上签上了字,盖了江家的印章,灰溜溜的走了。

想想自己积攒了那么长时间的一百两银子就这么没了,回青州的事又变得遥遥无期,白羽姬的真是心疼啊,可是当她看到梅家眼中的感激后她的心里反而舒畅了很多。她把那张字据交给梅君巧,让她好好收着,以防以后江家贼心不死,再来刁难。

梅君巧拿着那张字据双手颤抖不已,留着眼泪带着全家四口人跪在地上给白羽姬磕头。白羽姬被他们的举动吓到了,急忙伸手去扶:“梅大姐你这是干什么!?你这不是折杀我吗,赶紧起来!”

梅君巧却不起来,她感激涕零的说:“这次又得小姐相救,我真的是无以为报啊!”

“梅大姐,你别这么说。”白羽姬脸上红了一下,在她自己看来自己这次不过是报答梅君巧当日的借船之恩,虽然一百两不是个小数目,但是她却也觉得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