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衍圣公(二)(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世芸在家里躺着实在无事可做,她是不能随意起身的,身边就养了个小锦衣卫,无时无刻不关注她的一举一动。锦衣卫的外号是大家送给湘儿的,锦衣卫那种行事配上这个小丫头,怎么都不合适,可是小丫头却很乐意的接受,她这一路上只觉得负责押运的锦衣卫人员厉害,所有驿站的人对着他们都毕恭毕敬的。她喜欢厉害的人。

“奶奶,隔壁的婶子来送猫鱼给咱们。”

世芸坐直了身子:“快请进来。”

周围的人都晓得章延]是从京城来的官儿,无论他们怎么解释,这些人都认为章延]只是一时落难日后还是要重用的,要不怎么还有人护送呢?时日久了,世芸也不解释了,就这么着也好,到为她们省了不少的事。

“总是婶子婶子的叫,还不晓得您怎么称呼呢。”

隔壁的婶子笑道:“我男人被人叫槐树,夫人叫我老槐媳妇就是了。”

“那可不成?还是要叫婶子的,您贵姓?”

“我男人姓赵。我娘家姓孔。”

世芸不由笑了:“您姓孔,莫非也是圣人家的后人?”

槐婶拍着胸脯道:“姓孔的从不说假话。我闺名单字一个谣。是言字辈的。衍圣公太姑奶奶。”

簇水最先笑了:“这算是什么辈分啊,你这也忒高了些。”

槐婶有些受辱了,瞪了眼睛同簇水细算:“如今的衍圣公是第六十一代,是弘字辈的。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衍。夫人您算算是不是?”

世芸掐指一算还真是那么一回事:“您这辈分可真高。”

槐婶笑着对世芸道:“高什么。比我大几辈的也还有的是。现在人太多了,叫也叫不过来。”

“能有多少。再怎么多这长幼尊卑还是要尊着的。”

槐婶叹道:“曲阜县有四成的人是姓孔的,您说多不多?”

世芸想过曲阜姓孔的人家多,却没想到居然四成那么多:“这么多?”

“那是当然。我们曲阜有句老话叫‘无孔不成村,无孔不成席’。这曲阜的人不是家里的女儿嫁给了姓孔的,就是娶了媳妇是姓孔的,就是嫁的不是姓孔的,那你的姐妹肯定有嫁姓孔的,兄弟会娶姓孔的。”

世芸点着头:“我没想过居然这么多,也难怪。”

“也就是同衍圣公府亲近的十二家还能讲究起来。像我们这些远支的也就是胡乱叫着玩。”

“是我疏忽了。是我怠慢了圣人家的人了。”

槐婶摆着手:“我们如今也就落了个姓儿,衍圣公见到我也未必想的起来,这孔家的人那么多,衍圣公就是有十个脑袋也记不住啊。”

世芸引着槐婶继续往下说:“能有多少。像您这样辈分的怕是不多了,怎么也该记住。”

槐婶叹道:“若是以前的衍圣公么,还能记得,逢年过节亲自带了人给我们这些个‘长辈’送节礼,如是遇上了也都恭敬的行礼,衍圣公夫人对我们也是恭敬有加的。可如今……如今不行了……”说到现在槐婶只有摇头的份儿。

世芸要的就是槐婶这句话。她想知道如今的衍圣公夫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张家的女儿!

槐婶笑笑不多说,世芸却道:“有一世好的咱们就念她一世的好,不好的就不消记得。哪里那么多烦心的事。婶子吃茶。”

世芸同槐婶在屋里说话,外头的门被敲响了。不一会儿就听见老来子的嗓门:“你谁啊?谁让你来送柴禾的?”

“方才有位大哥说送我送到这的。一捆柴五文钱,那位大哥说我送过来再多给我两文钱。”

“哎,你年纪不大。说起谎话到是一板一眼的,我家什么时候缺柴了。你不要认为我家二爷不在,你就打着旗号糊弄我们啊!”

听着两人已经起争执了。世芸忙出去看,却是个男孩来送柴禾,男孩见到槐婶恭敬地行礼:“太祖姑姑。”

槐婶见到那男孩微微一怔,随即应下,帮着男孩说话:“夫人,这孩子不说假话的。”

男孩却是直起腰身:“太祖姑姑,不用帮我说话,咱们姓孔的不说假话,不靠那些偷鸡摸狗的本事吃饭。”男孩背了柴禾就要出门。

世芸忙叫住那个男孩:“小哥儿你等等。你这柴多少钱?我收下了。簇水拿钱给他。老来子同人家赔礼。”

男孩子却相当的硬气:“我不卖给你们了。”

老来子将手一伸,拦住他。

男孩眼睛一横:“怎么着,你还想强买强卖不成?我劝你还是让开。”

老来子没有动,他不信;世芸也没有让老来子动,她想看看这男孩到底会怎么办,这个倔强的男孩已经引起了她的注意。

男孩清声道:“你信不信我现在大叫一声,立马有人来救我。你们不要忘记了,这里是曲阜,姓孔的人容不得你们来欺负!”

孔家的人!

世芸微微一笑:“孔家的人也要讲道理。”

“明明是你们不讲理。”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如今知道错了,现在改过来。圣人最讲恕道,你既然是圣人家的人,自然不会一错再错。是不是?”小子,你在这里耍横,还嫩了点。

槐婶忙上来劝着男孩:“韶哥儿,人家不是不知道么?你娘怕在家里等着你呢,快拿了钱买米下面吧!”

世芸看着槐婶儿微微一笑,对着男孩道:“小哥儿,不忙。我这家人倔的很,只认死理,待家夫回来,说清楚了,他也就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