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太太(上)(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章延]跟随郝知县去了省城,只因为学政大人要考量各地学子的功课,只留了一位典史在家处理些事情。

县衙后街是本县最热闹的地方,卖菜卖瓜的一应俱全,世芸常常一个人去逛逛,若是遇到合心的,价格又公道的,她便买一些。

最近那些卖菜的总是在议论知县大人带着本县的学子去省城见学政大人的事情。那个卖肉的妇人瞧见了世芸忙招呼着:“今日来些五花肉炖些汤喝?我给您切好的。”

这可是个常客,每隔两三日便出来买一二斤的肉,那卖肉的妇人也同世芸相熟了,也常会说些话。

世芸摇摇头,提起手中的鱼。

卖肉的妇人笑了笑,她如今也没有生意,索性出了铺子坐到旁边卖菜的边上:“张婆子,你家孙子此次可能中举?”

张婆子瘪着个牙,打理着自己篮子里的韭菜,听卖肉的妇人问起自己的孙子,咧着嘴嘿嘿的笑道:“他连秀才都不是,哪里还能中举。”

卖肉的妇人道:“不若跟我杀猪卖肉,还有肉吃。读书能得几个钱?还要您来给他攒娶媳妇的本儿。”

张婆子笑道:“等他成了秀才后,我那一亩三分地不用纳粮他就是给我赚钱了。等到那时候,我再撵了他出来跟你学杀猪,到时候可是随便的吃肉了。”

卖肉的妇人哈哈大笑:“就是这样。我家隔壁的那个方寡妇简直是个傻子。我好心让他儿子跟我杀猪,一日得十几个钱,还能给她瞧病。得些肉带回家。一家也能吃。她倒好直接打了我出来,还满口说我要害她家。天天管着她那儿子读书认字。成天说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真是傻了。”

张婆子叹道:“怎么就这样了呢?我记得她就那么一个儿子。只连活都不让他干,自己病的歪歪的到还要做活维持生计。她那儿子若是能考上就好了。”

卖肉的妇人更是道:“知县大人不是办了义学么/?让她儿子去那里读书便是。读的好话还有钱拿回家,就送了她儿子去便是了。新来的教谕大人也是位举人老爷,他亲自教导难道比不上方寡妇?”

世芸插了话:“她难道不肯么?”

卖肉的妇人也是一副搞不懂的模样:“正是这样。说什么君子不什么……她那文绉绉的话,谁能懂。糊涂,一家都是糊涂。”

有指望读书可以不用纳粮,有指望读书出人头地,可是有的却读的忘记了最重要的是生存。

卖肉的妇人突然站了起来冲着远处一个羸弱的女人打招呼:“方家弟妹,你今日大好了?”

方寡妇蜡黄的一张脸,身形瘦弱的连衣裳都撑不起。偏这个妇人还缠了一双小脚,颤颤巍巍,一阵风便能把她吹倒。

“荣嫂子。”方寡妇点头称呼了便转身进了一家铺子,将自己这几日做的针线送了出去,换了些钱,又走向旁边的米店,随即提了一小袋的米。

卖肉的妇人招呼道:“方家弟妹带灌肠吧。”

方寡妇盯着那灌猪肠子,快速地走了。

妇人对着张婆子道:“看看,就是这个模样。”

张婆子贪婪地看着卖肉妇人手中的猪肠子:“我家孙子最爱吃这个。好嫂子,且分我一小截儿?也让我那孙子尝尝荤儿?”

卖肉的妇人很是大方地割了一截儿给张婆子:“给你。这不值当什么。”她见世芸一直注视着方寡妇的身影,“你看她可怜,想要可怜她。可她却不值当你可怜。还摆着一副清高的模样。只当别人不晓得她原也是秀才家的娘子?”

世芸问道:“她是秀才娘子?”

卖肉的妇人抓了一把张婆子的韭菜,夸了句:“这韭菜真嫩。拿辣子炒一炒绝对的香。”她抓了一把韭菜过去,惹得张婆子狠狠地瞪了她一眼。这个不吃亏的主儿,到让她舍了一把好韭菜。

卖肉的妇人丝毫不受张婆子重重的呼吸声的影响。对着世芸道:“正是。她爹原就是个秀才,一辈子中不得举。她嫁了个男人,也是个秀才。一家子都是念书念疯了的。她男人连着几次不中举就疯了,后来自个儿一根绳子吊死了。”

“她儿子呢?”

“她儿子到是想出来做事。若是他不愿意,我哪里敢叫他来做事?可这方寡妇是有法子的,一哭二闹的,她儿子是个孝顺的,一见她哭闹,说什么对不起祖宗,便什么都不敢再提。”卖肉的妇人叹了口气,“她儿子到是个会做生意的好手。”

读书是好事还是坏事?

世芸起身回家,却发现门口窝着一大一小两个孩子,那个女的却是大的,十二三岁上下,男孩只有十岁。一见到世芸,那少女立马扯着男孩站起来,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奶奶,我弟弟想要读书。”她一面扯着男孩,“快给奶奶磕头。你就可以读书了。”

世芸道笑了:“念不念书可不是我说行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