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娱乐(1 / 2)

重生了 黑衣居士 0 字 2023-04-2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俺村比较穷:通信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治安基本靠狗;娱乐基本靠赌;取暖基本靠抖;耕地基本靠牛。

这句话不知道出自哪个地方,但是既然赵伟现在是五岁,那么这些标准在这时候的赵家村几乎都能达标了。

赵伟家自从赵刚这一代似乎时来运转,赵刚当上了老师,虽然工资很少,也算吃上公家粮了,而且赌品大涨,竟然一举突破前几代只输不赢的境界,达到赢大输小的层次,适逢当时赵家村一带赌风盛行,在学校当上官后,认识的人层面也不同了,赢得钱就很多了。

在赵伟记忆中,当时警察的作用很大一种就是抓赌,赌的凶,抓的也凶,当地的赌主要指麻将,所以当他以后终于知道什么是电视什么是电影时,看到港台片里骰子摇的哗哗响,钞票漫天飞的情景时,才终于发现自己家乡那种麻将还真的只算是娱乐活动了。

赵伟见过几次抓赌,特别是过年的时候,一堆人玩的不亦乐乎,警察叔叔们从天而降,所有人双手放脑袋上,靠墙站立,不准乱动,然后搜身,最后警察将麻将一卷,带着钱走人,要知道当时一副麻将就得几十元钱,不是小数,谁家要是准备招待客人了,一般都是麻将伺候,然后满村的去借。说到赵刚和警察叔叔的故事,也是有句老话,叫不打不相识,抓了他几次后,竟然最后了解到他是某位干警叔叔的儿子的老师,这可就不简单了,警察也是有文化的人,懂得文化的重要性,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嘛,这不是大水冲到龙王庙,一家人遇到一家人了吗?于是几次请客吃饭,偶尔还凑一桌,就混的熟的不能再熟了,从此赵家村的麻将战也从容多了。赵刚也是因此在九五年花了七千元钱买了一个摩托罗拉bravo数字寻呼机,简称pp机,个头很大,不过赵伟就没见过它怎么响,至少赵伟在九七年搬家前,很少见过什么电话机等等,村里人就更见得少了,也是,你有接受信息的pp机,别人还没有什么重要事给你信息啊,那玩意也就成电子表了。

后来赵伟倒是听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通知,便是国家对麻将的定性,说是打麻将,输赢在200元以下的算是娱乐,以上的就是赌博了。这个通知就比较有意思了,不知道警察叔叔们是怎么衡量的,如果某麻友以前忘了塞进内裤的钱,这个算不算在内?不过从此以后打麻将这种活动也不再这么惊心动魄了。

村里人没什么事干,大多时候便是凑几桌麻将了,即使在几十年以后,赵家村的主要活动还是麻将,赵伟还是很小的时候便学会的,这还得归功于父母,他们到是不在意孩子看着玩意会怎么地,他便每次父母去打麻将的时候便跟在旁边,看见父母手气不错,便嚷嚷几句肚子饿啊之类的,便能得到一到两毛钱,大部分时候父母都是很大方的,不然孩子一闹还真是败兴,大人也就破财消灾了。不过他倒是不常玩,他感觉赌博这种活动,输了或者赢,感觉都不太好,特别玩在一起都是亲戚朋友。

村里要到两年后才会有一家会买一台莺歌牌17寸黑白电视机,还不会经常使用,一是为省电,二是经常停电,特别是常看电视的晚上,三是没几个台,那时候记得就有几个台,八频道是中央电视台,四频道是湖北电视台,三十八频道是武汉电视台,当然就没有几套几套的了,电视上那么个小环行天线就不怎么顶用,电视节目经常刺刺的响,偶尔一片雪花,看的那个费劲。电器就只有广播,每家都有,挂在墙上,伸出一根铁丝到地下,当地叫地线广播,就响响新闻联播之类。

既然物质上没有什么念头可想,那只有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思想咯,赵家村在这点上也很好的提前贯彻了党的思想。

赵家村每天最清闲的时间恐怕就是早上吃早饭的时候,这时候除了有那么几家实在是内向,不爱与人交流,大多数人都端了一碗粥,里面放些菜,就集中到村中央的五叔家了,一堆人要么在地上蹲着,要么搬个凳子坐着,就开始了闲聊,什么都有说,国家大事,道听图说,天气,鬼怪故事,笑话,昨天谁家丢了一只鸡啊,或者什么农药好用之类。

赵伟也是喜欢凑热闹的人,早上端了一碗稀饭就慢慢踱到五叔家,还是弄了一只大号碗,自己家房子距村子还有点远,不然还没走到地方就吃完了,那就郁闷了。这几天倒是让赵妈妈惊讶无比,最近赵伟因为早上运动,晚上冥想,导致食量惊人,除了吃素,其他都挺好,本来还担心他这么小,身体怎么办,现在看他身体精神什么的都比以前好了很多,就打消了带他去医院的念头。

赵伟走到五叔家的时候看了下自己的碗,里面的稀饭已经去了一半,菜都没有了,看来节奏没有把握好,赵伟摇了摇头,奶奶家就在五叔家隔壁,转了个弯溜到奶奶家,和奶奶打了个招呼,爷爷做的咸菜还是那么可口,将碗添满,就去五叔那个院子了,八点,不算早,已经有好多人了,赵伟瞅瞅他们,嘿,大部分人的碗还是满的,而且看起来坐了不是一时半会,高。

赵伟现在个子小,找了个地方蹲着,就算是加入听客一族了。二狗子他妈正在那和大飞的爸交流打农药的经验,而六国则讲着他今天从集市回来听到的见闻。现在这种情况也就这样了,聊天的范围很少能突破红铺乡的,大部分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当然也有不少有识之士,结合地线广播对国家大事进行一番评论,穷乡僻壤的当然没有不谈国事这般扯淡的调调,虽然说的粗鄙,偶尔更是荒诞,但是赵伟还是听的津津有味,还是家乡的口音够味,永远听不厌。

聊天当然以大人为主,小孩只有旁听的份,不过根据赵伟的观察,小孩乐意在这听,大人也是乐意让他们留在这里,至少是他们刚吃完一碗的时候,大人往往一碗稀饭是不够的,总不能回家添了饭再来吧,那就打断兴致了,于是孩子们便登场了,于是时不时的就是一阵吆喝,“数字毛,回家给我添碗稀饭,多加点酸菜……”,也有在家地位比较强势的,孩子不在,这项任务就交给家里的女人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