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渊源(1 / 2)

十二长生 一尺雪 0 字 2023-04-2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川地是宝地,原因无他,这里养身养心养神。而这宝地之中的精髓全都集中在了成都。

虽是历法上的秋天,但是这里了无秋意,更似初夏。

帘外阳光柔若美人之手,拂过浓绿的树林,跳过鲜花绽放的篱笆,没有停留在屋外的小花园内,孩子似的在张耳睡意朦胧的脸上,来来回回地跳动着。

“啾啾”两声鸟鸣,吸引了张耳。他揉揉眼睛朝向声音的来处,落在眼中的是两只黄鹂,两个小家伙在窗台上跳动着,还不时扭过头来,瞅瞅坐在沙发上的张耳。

伸伸懒腰,张耳从衣服口袋里摸索出昨天自己随手装进口袋里的那块石碑,然后迎着阳关,重新半躺在沙发上。

张耳对着太阳举起石碑,阳光透过石碑,石碑想一块绿色玻璃,用手抚摸,除了“药王山下千佛成”这七个微微凸起的文字,一切浑然天成。

“这颜色、这几个字,叫上“药王碑”还是比较贴切的!”,张耳把弄着石碑,自言自语说道。

老习惯,张耳起床的第一件事,并非是洗漱,而是泡上一壶茶。

在中州的时候,张耳受老师的影响,早晨多是喝上一杯普洱茶,不过来到川地后,张耳迷上的青城雪芽。这青城雪芽不算古茶,不过制茶工艺采取的是古法。

青城雪芽外形秀丽微曲,白毫显露,汤绿清澈。给人的视觉审美就是一飘然洒脱的道士,而味道甘醇浓厚,茶虽尽,口齿余香不绝。

泡茶喝茶,冥心湛然,心疲神劳具不见矣。这也是张耳弃普洱,独爱这青城雪芽的最主要原因:冥心湛然,乃道之几。

喝完茶,张耳走进洗漱间,冲冲澡,然后回到书房,打开笔记本,掂起桌上的钢笔,在笔记本上写下:“月09日,晴,早晨”

看了一眼放在桌上的“药王碑”,张耳思索片刻,在笔记本上另起一行,继续写到:“浑然天成,不似人力所为。”,写到此处,张耳迟迟未下笔,因为除却上述几个字,张耳从“药王碑”上,得不到其他的结论。

放下手中的笔,张耳拿起桌上的“药王碑”,揣进衣服口袋里,然后合上笔记本,走到客厅,拿起电话拨了出去。

“喂!”

张耳像变了一个人似得,声音硬邦邦的,不带一点感情色彩。这是张耳的一个毛病,就是对待自己求证的问题,总尽量剔除主观意识,哪怕是用于陈述问题的言语,也尽量避免个人情感。

“呵!过了一晚,魂丢了!说话像木头一样。”

袁敏慧听到张耳的话,先是一愣,接着便是这些有些调笑的话。

张耳之所以给袁敏慧打这个电话,是因为写笔记的时候,他突然有些明白袁敏慧说于他听的那个莫名其妙的“故事”了。他打这个电话,就是为了求证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或者说是与正确答案的距离相差多元的距离。

“你是袁天罡的后代吧!”

张耳这次总算加了些人味在话里。

“是!”

袁敏慧这肯定的回答,令张耳心中掀起不小的波澜――袁天罡可是神仙一般的人物啊!

张耳低头看一眼手上戴着的那个晶莹剔透的珠子,然后问袁敏慧:“你让我取的那个珠子到底是什么东西?不会就是一颗玻璃球吧!”。

说到此处,张耳给袁敏慧开了一个玩笑,只不过那语气倒是一本正经的。袁敏慧听着,心中有些发火,言语之中夹杂着火星儿:“不识货的家伙!那是乌龙珠!”

“哈哈哈!你别搞成乌龙球就行!”

张耳突然冒出这句话,搞的袁敏慧很是无语。

“《太平广记》你看过没有?”

“没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