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求死欲争先(1 / 2)

温侯 cfan 0 字 2023-04-14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雁门太守府内,王复示意一干人等都入座深谈。眭训等人也紧着脸刚坐下,就有一个身材魁梧的青年悍将发言道:“将军!今日事急矣,万不可坐等鲜卑的攻城大军准备妥帖,那几千精甲步卒和攻城器械定要想办法除掉。”

吕布拿眼一看,正是那日在眭府内看到的冀州常山人张燕。此刻眭训看着忧心忡忡,正是张燕站出来为其分忧的时机。

在城上虽然王复说的漂亮,但大家却都明白,那些好听的话都是说给下面人听的,对将领们来说却绝不是如此简单。或许鲜卑军中出现铁甲步卒不可怕,又或者其能够打造一些攻城器械也不可怕,但是鲜卑军中出现汉人军阵的消息真的是竦人听闻。这些鲜卑人生活在环境恶劣的大草原上,脾气暴躁,生性凶残,往日里便是靠着不断地吸取着中原的养料来生存。但中原人对他们还是并不惧怕,因为中原人有着自己内心真正的骄傲,那便是华夏千古流传下来的文化智慧,那才是汉民族籍以傲视天下的真正核心,中原和北方胡人交战了数百年,但却始终以为对方是疥癣之疾,便是这样的心思,在内心里大汉人从不把对方当做同一个级别的对手,因为即使北方胡人能够短暂的在武力上占了上风,攻进了中原腹地,他们也只能烧杀抢掠一番,不会对中原的朝代传承造成威胁,而汉人一旦完成休养生息,集结大军打进草原,对草原民族则就是灭顶之灾,昔年匈奴灰飞烟灭可谓殷鉴不远。

所以大汉立朝数百年,所谓世家大族对四方蛮人的态度从来都是蔑视的。或许会有工匠、商人这等贱民会为了生存而投靠蛮人,但作为大汉朝脊梁的世家大族,掌握了朝政权力的世家大族,却决不会去相帮蛮人来进攻自己真正的母体――大汉朝廷。历史上唯一的一例大族精英投靠胡人的例子,便是在青史上留下千古骂名,连带着殃及自己的整个家族都家破人亡的飞将军李广之孙李陵。但是即便是李陵也从没有真正投靠匈奴来帮助匈奴入侵中原,而是选择自我放逐到偏远之地自生自灭。这样的年头,大汉人心头无限骄傲,汉奸这个名头可从来都没有被人提起的机会。

可如今竟在胡营中看到汉人兵法练出的成熟军阵,这个情景在那一刹那可真是震慑了不少人,这可真是诡异绝伦!这等汉家兵法只可能是世家大族出身的人才学的通透,看城下那军阵模样,恐怕还不是普通将领的能耐,也不是短期之内能够成军的,能把胡人练成这样便是王复自己也不敢就说有这般手段,更何况还有种种器械兵甲等物,这等技术都是掌握在少数的一些大族和洛阳武库的将作监手里,便是雁门这等边塞重镇也只能修修补补,远谈不上制造,几时能够扩散到数千里之外的弹汉山了。这情形只能有一个诡异来解释。

难道真的有士族竟然干冒天下之大不韪,勾结胡人,这是要何等的愚蠢?大汉可还没有到那种日薄西山的境地!一旦这等消息被暴露出来,不知这人要付出怎么样的惨痛代价!这人是谁?他怎么就敢呢?王复斜低着头看向旁边的张基,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出内心中的恐惧和震惊。

这情形其中隐藏的意味太过复杂,王复等人只能选择暂且放下,且先解决了眼前的危机再说。

雁门的城防在建造规划的时候也可谓是集各种守城兵法之大成,对各种攻城手段都有针锋相对的手段,但多年来主要针对的是胡人,胡人不通兵法,又性子愚钝,能有多少攻城手段,多半便是蚁附这等自残方法了。所以多年来胡人对雁门这种高墙雄关都是望城兴叹,除了内奸这样的极端方式外,雁门建关以来从没被从外部被攻陷过。眼下突然来了正儿八经的攻城大阵,各种器械俱全,如此守城的兵卒还能不能妥善应对,坐中这些将领们说实在话心里还真的没有底。

坐在这里,说明大家都已经有了共识,那边是那些守城的器械和弓弩军兵一定要迅速解决掉,不然让守城兵卒突然承受这番攻城大阵发出的剧烈打击,很有可能就会士气大降,甚至崩溃掉,毕竟大家都没有经受过这样的情形,没有人敢于预测其后果。

王复巡视左右,最终眼光还是落在了吕布身上:“奉先,眼下鲜卑人攻城在即,有众多器械弓弩相助,你以为该当如何应对?”

吕布面色冷峻,从容应答道:“正如刚才张军侯所言,我等应尽快找到时机派兵出城,除掉那些弓弩器械,否则让其真正扎稳阵营,多番远程攻击和器械配合之下,即使我守城兵卒英勇,但寡不敌众,鲜卑真有可能攻陷我雁门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