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传国玉玺(2 / 2)

战狼血帝 空骑 0 字 2023-04-12

殷昊按照禅师的意思做了。

此人双手接过玉i将其捧在手心,说了句:“主上之命,莫敢不从。”

紧接着他又将这玉i置于前胸,立誓道:“忠于君,臣于君,死于君,生于君”。

这是千百年来“龙影”对皇帝的誓约。

当虚云打开第二件东西的时候,殷昊一眼就认出了这是传国玉玺!

这传国玉玺为楚元帝楚峥即位称帝之时所制,又称“传国玺”。

大楚帝国历代帝王相传的就是这枚印玺。而这印玺的前身则是天下至宝“伯公玉”。

话说上古战国时,东凰人伯公在峤山见凤凰栖落青石之上,因传说中曾有“凤凰不落无宝地”之说,所以伯公觉得这块青石就是宝物。于是他将此璞石献给了当时东凰部落的酋殷异,但是殷异认为这就是块石头,于是找来了玉工辨识。当确认这就是块石头之后。伯公被砍了左腿赶楚了部落。

后来殷异之子殷武即位,伯公又去献宝,结果又被砍断了右腿。当殷武之子殷裳即位之后,伯公抱着这石头在峤山下痛哭不已,哭至眼泪干涸,流出了血泪。殷裳觉得这伯公所为甚是奇怪,于是命人剖开青石,果然得到一块硕大的璞玉,随后人们就将这玉命名为了“伯公玉”。

后来因这伯公玉,楚相王带兵威逼东凰部将这宝玉献出才免了一劫。随后这宝玉就一直为楚王室珍藏。

元帝统一中原后,建极称帝。命丞相秦晟以伯公玉作皇帝玺,命秦晟亲笔鸟篆大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字形同龙凤鸟之状,洛都玉工郑寿将此玉精研细磨,雕琢成了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之宝玺。代代相传,因此称为“传国玺”。这是历代以来“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的信物。

楚惠帝三年,外戚万贺篡权,当时惠帝还是个三岁的孺子,此玺藏于永乐宫万太后处。万贺遣其弟万召来找姐姐万太后索要,万太后怒斥之,掷玺于地,破其一角。万贺令工匠以黄金补之。楚献帝康齐元年,献帝被迫“禅让”皇位给姐夫莫忻,莫忻改元建新,称大鲁帝国。使人于传国玺肩部刻隶字“大鲁受楚传国玺”。

不过这大鲁皇帝没做两年就被楚帝旁支的晋王楚嘉灭了,这楚佳想要将这“大鲁受楚传国玺”的字样去除,可又怕伤了这宝玺。随在这行字的下面又加了一行“天命在楚”的字样。眼前的这方玉玺,金镶玉的补角,莫忻所刻的“大鲁受楚传国玺”的隶字,还有楚嘉所加刻的“天命在楚”历历在目,可见这是真品而非假冒。

看到殷昊双手捧起这传国宝玺,虚云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淡淡地笑意。

虚云趺坐着,脸上带着微笑去了。他就这样坐化了,完成了又一次的轮回。

他经历了楚、洛两朝。千年的时光,看着天下兴亡交替。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殷昊,也让龙影又找到了灵魂。

送走了虚云,他的后事自有灵慧寺的僧人会处理。虚云虽然进入了长生境,但终究还是没有敌得过岁月的侵袭。

殷昊在灵慧寺后园单独召见了“龙影”。

“你以后打算怎么办?”殷昊心里在想着该给他安排个什么差事才好。

“主上不用操心。眼下我先要去各地走一趟,安排一些事情。六个月后,我就回来。”那人望着清澈的湖水,投下一粒石子。涟漪阵阵荡漾开去。似乎意味着这天下即将展开一场波澜壮阔的历程。

景国公府,夜深人静。

殷昊独自坐在书房之中。他没有点灯。黑暗中他望着案头的“传国玉玺”。先前简嫫嫫从洛都带出来的玉玺是显德帝时仿制的“受命宝”。他当初就交给了父亲殷震弘。而现在他又得到了这方元帝所制的“传国玺”。

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视为国之重器。当初显德帝登大位而无此玺,被暗讽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随镌了数方“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聊以自慰。

传国玉玺自楚灭时就不见踪影,谁料到竟然会在安国寺虚云这么个老和尚手里。今日又落到了殷昊手中。

常言道:传国玺,得之则“受命于天”,失之则“气数已尽”。

殷家注定是要取洛帝而代之的,但如今嗣子是殷永。

他从没有想过要当皇帝。他只想让天下重归一统,黎民百姓安居乐业。待到功成身退,他只想带着妻儿家人去草原放牛牧羊,做一个平凡人。

这玉玺,这皇位真的就是他的宿命吗?<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