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四:崇拜之人【下】(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崔慧景和裴叔业的故事,那可谓是可歌可泣。

那段历史正统记载的十分偏颇,并且有些以偏概全,铭天前世是行政助理,跟着董事长见过不少大人物。

其中,就包括一名七十多岁,相当有资历的历史教授。

这位教授,就为铭天讲过关于崔慧景和裴叔业的野史,介于这位教授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和五十多年的从业时间,所以可信度颇高,据说知道这段野史所知之人甚少,但当真算得上可歌可泣!

崔慧景其实不光有两个儿子,还有一位女儿,名叫崔心柔,其姿可谓国色天香,煞有和潘玉奴一争高下之势。

事件发生于永元三年。

崔慧景与裴叔业原先可以算得上是好基友,两人皆为南齐开国大臣,早年便已结义。

然而萧鸾屠杀大臣皇亲一事,闹得可谓满城风雨,裴叔业多名好友更是惨死在萧鸾的暴政之下。

而自萧宝卷上位后,百姓更是民不聊生,南齐多年积攒的国库更是被萧宝卷和潘玉奴挥霍一空。

为民心切的裴叔业无奈,只能申请调去寿田,一边抵抗北魏侵略,一边累积实力。

终于,于永元三年揭竿起义!

此时,南齐正好已经空虚到了极点,内忧外患之际,萧宝卷却依旧不顾朝政,更不知廉耻的是,他居然还修建玉寿殿。

正巧,这时萧宝卷见到了崔慧景的女儿崔心柔,那般倾国倾城之色另萧宝卷一时色心大起,当即要宣她入宫。

但是,崔慧景是谁?

冠军将军,平西将军,定远将军…他将军的名头多的可以写满一张a4纸,乃开国元勋,三代重臣,战功赫赫,南齐一半的战功都是他立下的。

这种武将的女儿,皇帝要招都得经过他本人同意,而且崔慧景又掌重兵,自然不能随便招惹。

而恰好,这时崔慧景的好基友裴叔业造反,萧摇光便献上一策,说让崔慧景平定寿田,叫他去打裴叔业!

崔慧景和裴叔业两人亲如兄弟,但崔慧景也是愚忠之人,对南齐的忠心耿耿的他自然只能接下这个任务,远征寿田。

他出征的第二日,萧宝卷就派人直接冲进崔府,抢了崔心柔,甚至还杀了崔慧景的大儿子崔偃。

德寿殿内,可怜的崔心柔被凌辱了一天一夜,最后,独自一人,于德寿殿后院投井自尽,并将遗书交给了一个心腹丫鬟,让她传递给崔慧景。

寿田那边,裴叔业虽得民心,兵力雄厚,由于是自己兄弟,好几次有机会击败崔慧景,却不忍心下手。

虽然多次劝说崔慧景,但崔慧景之愚忠已然深入骨髓,哪里听得进去?

最后经过半年交战,裴叔业终归被崔慧景所杀。

而这时,丫鬟也终于送来了遗书。

看过遗书的崔慧景顿时悲痛万分。

原来萧宝卷一开始就是想把他调走,好霸占他的女儿。

所谓忠臣,即便是愚忠,也是有底线的。

崔慧景为南齐奉献一生却换来这个结局,同时,他也终于明白为什么裴叔业要反,当即,他终于下定决心!

永元四年一月,于寿田郡,崔慧景在城楼之上细数萧宝卷三十二条罪状,并与裴叔业之子裴植化干戈为玉帛,共同讨伐南齐。

寿田起义事件正式进入白热化阶段。

当然,结局自然是失败的。

永元四年四月,由于和裴叔业一战,战力大损的崔慧景在路过南汝阴郡时,发现北魏正在侵略这座城池,为了保护一方百姓,崔慧景挺身而出。

最终,百姓得救,但因为和裴叔业交战,兵力大损的崔慧景最终只能落败,次日,于城门处斩!

人们总是记得拿下南齐,立下南梁的萧衍,却不会记得曾经有这么一段故事。

起义一旦成功,那么会被后人永远歌颂,而失败,结果只能是被唾骂,或者干脆被遗忘。

崔慧景的一生虽然可悲,但裴叔业为了让自己的兄弟醒悟,更是为了黎民百姓而牺牲,也可谓是真正的英雄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