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不服不行!(2 / 2)

田坤和王志勇也早就计算过,他们一点也不怀疑。

苏鹏飞是不知道库存的事情,听后在心里佩服不已,直接给张婉茹竖起了大拇指。

赵萍继续说道:“再就是我们苏大才子。自从过来后,兢兢业业,事无巨细全都做得妥妥的。哈哈,我发现他们两人,简直就是黄金搭档。就连孔厂长都佩服得五体投地。”

张婉茹其实心中都明白,看着王志勇和田坤两人眉角眼梢都带着喜庆。

玩味地说:“表扬的话,先等一等。我们是不是该开始吃点菜,喝一杯再说。我还真饿了。”

王志勇调侃地说:“表扬到此为止,开吃,开喝。”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大家喝过一轮。

王志勇看着婉茹,笑着说:“我们的大小姐,说说你的想法吧。我知道这段时间你一定又有好主意了。”

张婉茹咧嘴一笑,说道:“哈哈,你啥时候开始研究心理学了?嗯,想法还真得有。”

说完看向田坤,问道:“厂里的职工单身公寓,是不是马上就全都完成?”

“是,已经住上了大部分职工。还有四座楼正在做收尾工作。”

“我和诗雅在瑞和公司,参观他们的超市与展厅时,也有了灵感。在我们厂大门口的东面,也盖一个大超市。尤其是在其中的一层,专门卖我们厂里的产品。不卖批发价,只加20%的利润就可以。主要方便江城市的市民。”

诗雅把卖一些职工需要的生活用品的想法,也陈述了一遍。

结果所有的人也都看到了商机,举手赞成。

张婉茹看着田坤,笑着说:“这件事就由你去操办,需要钱就去找赵萍。具体的问题就找苏鹏飞。”

大家又为即将拥有超市,一起干了一杯。

张婉茹笑着说:“我和苏厂长还商量了一件事。就有他向你们讲一下吧。”

苏鹏飞很郑重地把下午,与张婉茹商量开办物流公司的事情讲了一遍。

两人听后,也都咧嘴笑着赞成。

尤其是王志勇,举双手赞成。这样一来不但减少了费用,还不用再为车辆的问题操心。一个电话就全都解决。

他笑着说:“你们实在是太有才了。我们这里有六辆集装箱货车,四辆中型厢式货车,还有两辆加长的货车。再加上纺织厂的十几辆,组成物流公司完全没问题。”

张婉茹笑着说:“就让财务科夏科长出任物流公司的经理。以前他虽然管理财务,也一直参与管理厂子的事务,比较有经验。鹏飞家的大嫂杨静岚任副经理,她大学时学的电脑专业,在百货大楼干了很多年的财务科长。就有他们俩挑头。”

王志勇和田坤齐声说:“我们没意见。”

张婉茹接着说:“厂里的事情都有苏鹏飞负责,就不叫厂长了,就叫总经理。你们把订单调度室在完善一下。还得尽量收棉花,把两个仓库尽量都收满。再过几天,我和吕诗雅回京城一趟。我们还想去一些单位,再联系一下工作服与福利。”

田坤笑着说:“哈哈,我赞成。你这个董事长可不只管理纺织厂,所有的产业也都离不开你。如果成立一个总公司。你当之无愧是董事长的人选。”

张婉茹急忙说:“这样称呼只是为了在外面办事比较好听。成立总公司就算了。我们不图那个虚名。树大招风的道理,你们应该明白。我们只要闷声发大财就可以。”

王志勇笑呵呵地说:“我赞成。”

苏鹏飞说:“棉农们一开始,嫌今年的收购价格比以前低。当市里用你买回来的棉花彩收机,帮着他们收棉花后,也都不再计较了。”

王志勇笑着说:“我也听说了。很多棉农还很理解的。不但给他们找农技师,还给他们买机器。这对他们来说全都是好处。不但减少了辛勤劳作,还减少了工时费。以前为了收棉花还会雇用一些人,这项也全都省了。”

田坤也笑嘻嘻地说:“对呀。这是婉茹自掏腰包,不能好处都让他们得到吧。”

他本想说把买棉花采收机,用纺织厂的钱来填补上的,一想有近千万元,就只是住了口。心想,婉茹财大气粗,那就让我们也沾点光呗。

张婉茹又向王志勇和田坤,说明为厂里买两辆车的事情。为的是方便出来办事。

两人都没意见。

张婉茹又说道:“我觉得二哥最多在江城市,也就是一两年的时间了。田坤你不是说盖完市里的职工宿舍,就没活干了吗?我已经想好了,等纪玉清回来时,你们商量一下,再去选一块地皮,我们要给纺织厂的工人盖宿舍楼。最少也得有两万套房子的小区。”

田坤听后激动地说:“哈哈,太好了。要不说你是董事长呢。就是高瞻远瞩,不但我们能挣钱,还解决了职工的问题。你实在是太有才了。”

一夜无话转眼黎明。

清晨婉茹和吕诗雅骑着单车,行驶在田间小道上,欣赏着大自然的美好风景。

吕诗雅已经很适应这里的生活,她就像个小铃铛,每天跟在婉茹身边。生活过得既紧张又刺激。哈哈,关键还能挣很多钱。

秋天的到来,天气清爽了许多。

湛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眼前是一望无际的田野。

一棵棵棉花生长在深深的泥土里。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就像亲密无间的姐妹,在一起交头接耳。

沉甸甸的棉桃把枝条都压弯了。一个个棉桃像铃铛,有的棉桃龇牙咧嘴一团团毛茸茸,蓬松松地露了出来,远远看上去白茫茫一片。

有的枝丫上还开着白,黄,紫色的花朵,在绿叶的衬托下,整棵棉花就像一个个小姑娘穿着美丽的花裙子,在秋风里迎风起舞,花儿摇曳,铜铃叮当。

婉茹想起一句话,叫望穿秋水,此时此刻,却感觉自己望穿的是一片秋色。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各种庄稼就像开了挂似的,都露出美丽的笑脸。玉米成熟了,粗长的玉米棒子,英姿飒爽很是威风。

高粱就像喝醉酒的大汉,涨红了脸,色迷迷眯地看着玉米和棉花,有的很像地痞,在风中还摇头晃脑,向她们抛送秋波。

吕诗雅专门去观看棉花采收机的使用。感到有了这样的机器,不但把棉农从大太阳底下解脱出来,也免受在棉田里被小虫子的叮咬。

回到纺织厂,张婉茹和吕诗雅,赵萍,苏鹏飞,一起去省城车行,给苏鹏飞买了一辆高配的奔驰。给财务科买了一辆宝马。

本来吕诗雅也想买一辆车的,张婉茹没有同意。告诉她,因为今后她会在京城管理酒店和超市,回京城再买还能挂京城的车牌。

进入秋季以来,也给销售员们带来了商机,大小订货单也纷至沓来。一车车的产品送出去。仓库里不但没有了积压,还得等着织布车间和服装车间尽快下机。

显而易见,纺织厂的主打产品,在国内市场,都是适合春秋与冬季穿的。

这天张婉茹,吕诗雅,苏鹏飞和孔厂长,在一起商量明年的工作计划。

孔厂长看着自己的笔记本,说道:“我认为,明年上半年,主要是为夏季服装与布匹多想点办法。我们进得先进机器,能织出做夏季服装的布匹,如果再印染上好看的花色,就能做夏季服装了。”

张婉茹问:“织这种布的匹原料,必须去外地进货?”

“是,以前我们也织过,就是那种的确凉布,现在出了更多的品种。只要买回原料就能织出来。”

张婉茹说:“那成吧,明年就去进原料。要不然在国内市场,夏季服装就是空白。其实我也看好了汗衫,这个以后再说。我想问一下做羽绒服的面料,我们能不能织。”

孔厂长笑着说“当然喽。与织夏季服装布匹是一样的。”

“那好。明年,我们还会上一个项目就是做羽绒服。这件事你们心中有数就可以。明年我会具体运作。吕科长交上了提前退休的请求。你们怎么想的?”

孔厂长看了苏鹏飞一眼,眉头紧锁,沉思了一会。

说道:“其实吕云志是纺织厂的前任厂长,因为年纪大了就退下去当了销售厂长。他为纺织厂做了不少贡献。”

张婉茹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瞥了孔厂长一眼。

而后说道:“按理说他以前如何?还真与我们没有任何关系。但是,我们也不能不念旧情。他还有三年才到退休年龄,那就每个月发给他两千元的工资,按时给他交养老金。直到退休为止。这种做法只针对他一人。”

孔厂长感激地说:“好的。我替老厂长谢谢你。”

张婉茹接着说:“从现在开始,销售科长正式有赵向阳担任。再从销售成绩较好的人中,选出一个副科长。”

孔厂长急忙说:“好的,我会告诉他的。”

张婉茹又说道:“还有,苏厂长统管全厂事务,就叫他苏总经理吧,综合办公室就有原先的办公室主任,刘长河任主任负责具体管理事务。各个部门都得以苏总经理马首是瞻。”

几人都没意见。

张婉茹又说:“我留在厂里的时间非常少,全权委托苏总经理处理,他有权决定任何事务,他所签的财务单据,我一概承认。”

吕诗雅插话道:“去港城学习裁剪的已经到了。今年我们已经收了很多棉花,我记得在港城展厅,看到还有棉被作为商品。如果我们有条件不妨也做一批棉被投入市场。冬季马上就到了,正是需要的时候。”

婉茹他们听了,都觉得很有道理。

她对孔厂长和苏总经理说:“可以,你们合计一下,就先做上一部分,在送货时白送给他们厚薄各三十床,我们卖给他们的产品价格都不低。”

又对赵萍说:“从现在起,在国内销售的产品,全都再加上15%的利润。”

“好的。我们的产品质量非常过关,我也觉得价格再提升一点才合理。”<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