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再访孤军营(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哼,这下那个家伙该刮目相看了吧?

对了,他说有大行动,却是一定要见识下的。不让参加都不行,楚娇暗暗下着决心。

电话铃响了,楚娇心情好,上前便接了起来。还真是找她的,是何晓燕打来的电话。

原来,孤军营的问题经过国府与租界当局的交涉,已经得到了初步的解决。

以后由中国政府按国*军待遇,拨给每人每月九元伙食费,汇至租界工部局,由工部局派人安排伙食等生活。

另外,由于孤军营的斗争,以及上海各界的声援,工部局还作出了让步,允许外界人士入内参观慰问,只要谢团官兵能安心待在营里,他们甚至可以升旗。

何晓燕告诉楚娇,她们那个团体组织大家去参观“孤军营”,已经从工部局申领了通行证,询问楚娇去不去。

楚娇只犹豫了一下,便痛快地答应,问清了会合的地点,她便挂了电话。

参观孤军营对楚娇来说可有可无,因为在她的意识中,自己是高手哦,什么纪念会、撒传单、贴标语这样的层次,哪是自己该干的?

何况,那样无谓的抛头露面,反倒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

但有一件事情一直梗在楚娇心里,那就是在孤军营外看到的似乎是张成富的疑问。她要得到确认,这次参观慰问难道不是一次机会?

……………

晨雾渐渐散去,阳光重新撒下来,挺风和日丽的。

松江女中的初中学生们排着队,唱着歌,打着条幅,沿着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走了过来。

到胶州路口向北转,再沿着胶州路走到胶州公园北面,就看到两排高高的围墙,一排延伸到海防路口向西转弯,另一排就是胶州公园的后墙。

看到了孤军营,学生们都兴奋起来,说话声也大了起来。

已经在女中当实习老师的何晓燕脸上笑容灿烂,她看到的是来参观慰问的不只是她们这一个团体,欣慰的是人们没有忘记这些抗日的英雄。

“人心不死,抗日必胜!”

何晓燕身旁是她的大学同学,同样义务到迁移到租界的松江女中去教学的梁仲春,很感慨地望着前面,“今天真是一堂很好的爱国抗日教育课。”

何晓燕点了点头,四下张望,想找到楚娇。

“虽然我对楚娇很有些意见,但你叫她来,让她感受一下,也是很好的办法。”梁仲春看了何晓燕一眼,委婉地说道。

何晓燕微微一笑,明白这是梁仲春主动为刚刚的争吵表示了退让和妥协。

沉吟了一下,她缓缓说道:“阿娇变了好多,但我觉得她并不是因为受伤而害怕畏缩了。她的家庭,她所处的环境,使她不能象咱们那样自由自在,可不能说她没有爱国热情,不关心抗日。只有多接触,多引导,才能使她的思想有所转变,而不是将她拒之千里。”

梁仲春轻轻点头,说道:“我是有些求全责备了,你说得很有道理,咱们看日后吧!”

“在那儿呢!”何晓燕伸手一指,楚娇正从不远处的汽车里钻出来,向她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