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0章(1 / 2)

 第十六章交心

“大人太客气了。”李中良摇摇头,“属下战场上的经验或许比大人要丰富些,但在战略上的运筹远不及大人。观此次三州之战,大人的指挥艺术已达炉火纯青的境界,对兵力的运用令人匪夷所思,大人一回到蜀州,战争的局势便急转之下,相信即便粤、春两州的兵力再多上十万、二十万,也难逃败亡的结局,只不过是多拖延一些时日罢了。”

“将军太抬举思远了,不过思远也确实想听听将军对这场战争成败得失的看法哩!”秦思远微笑着说道。

“败军之将,本不敢妄言,不过属下一生就喜欢研究战争,所以见猎心喜,还是忍不住想说两句。”一谈起战争,李中良的神情就特别专注,“近几天来,属下综合各方面的消息,研究了大人指挥战争的过程,认为大人的成功之处在于以下几点。”

“愿闻其详。”明秦思远的态度非常认真。

“第一,大人成功地说服了龙盘的郡守出兵,从而一举将鞑凶军击败,打破了战场上的僵局,这是蜀州方面取胜的最关键一点,也是任何人都没有想到的。蜀州三面临敌,兵力使用已经达到了极限,在各个战场上都陷入了僵局,如果不尽快打破这个局面,化被动为主动,终究难免一败,因为鞑凶人、春州、粤州还有兵力可以投入,三方加起来,经济力也远在蜀州之上,战争持续下去,不说击败蜀州的军队,就是拖也要把蜀州拖垮,而龙盘军队的出击带来的鞑凶军的失败,却使蜀州的整盘棋都活了。只不知大人是怎么说服龙盘人出兵的?”

“龙盘的郡守冷福成与秦州总督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存在着另找一个靠山的可能性。他又有一个惧内的毛病,我们先疏通了他的妻子,关键的时候他妻子说了话。当然这里面也进行了威逼利诱。”秦思远毫不隐瞒地说道。

李中良点点头,并没有继续追问,秦思远能够告诉他这些,已经对他是很信任了。他继续说道:“第二,大人不争一城一地之得失,敢于大胆放弃。广昭之战后,虽然腾出了一部分兵力,但蜀州的兵力并不占优势,此时若是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战略,蜀州还是难以取得胜利的。大人显然是看到了这一点,果断放弃最危险的涪庆城不救,反而长途奔袭,攻占昌西城,截断杨玉坤的后勤补给线和退路,逼迫他向东南方向撤退,赢得了战略上的主动。”

秦思远道:“置涪庆城的危机而不顾,确实是冒了很大的风险的,若是该城被将军攻克,我蜀州东南就尽入黄安之手了。”

李中良笑道:“幸好属下没有得手,否则我们现在还是敌人。”

两人相视一笑,大生知己之感。

李中良说道:“第三,大人的种族平等政策帮了大忙。出兵偷袭昌西城,这并不是完全想不到,但能够得到凉族人的帮助,穿越崎岖难行的大邛山,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昌西城下,没有大人推行的种族平等政策是做不到的。”

秦思远想想也是,若不是凉族人的帮助,四万骑兵根本不可能安全地穿越大邛山,那样就很难瞒过春州军的探子,一旦昌西的春州军有了防备,攻下来就很难了。而时间拖久了,春州第三军团就很可能向昌西方向撤退,如此以来,自己根本就不可能取得大胜。

“第四,蜀州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尤其是民间的保密工作,我们的探子根本无法从民众的口中得到蜀州军队的任何消息,因为蜀州实行了联保制度,一个陌生人在任何一个地方出现,都会被百姓报官,我们的探子在蜀州民间根本藏不住身。这样以来,我们就很难打探到蜀州军队的动向,比如说我若早知道春州第二军团撤退、第三军团向乐川方向运动的消息,我就不会受李立师团诱惑,而会向乐川城攻击,接应春州第三军团突围。”

“第五,我怀疑粤州流民起义是受了大人所派人员的挑唆,不然他们起义的时间不会选择得这么好。粤州流民的起义,导致我的三万军队被抽调回粤州,使我兵力不足,连撤退都来不及。”

秦思远笑道:“粤州流民军的起义,确实有我们操纵的因素,不过黄安贩卖奴隶也是事实,这是我在京城发现的。这叫做‘天造孽犹可活,自做孽不可活’,若不是黄按做出此等人神共愤的事情,我们也未必能鼓动得了流民起义。”

李中良犹豫着说道:“还有一点,属下不知当说不当说。”

秦思远问道:“你是不是想说鞑凶人出兵春州,也是我鼓动的?”

李中良咬牙道:“属下确实有这个想法。”

秦思远问道:“你为何有此猜测?”

李中良道:“锦城之中原本只有王暴师团和近卫师团,后来近卫师团走了以后还有两个师团,那么另外一个师团是从哪里来的?属下问了狄铭卓将军,才知道另外一个师团是从蜀州西部调回的,这么说来,蜀州西部根本就没有设防。青州是鞑凶人的天下,娜云雪在青州有十万大军,大人却在蜀州西部不布置兵力,可见大人与娜云雪的关系不一般。再说,娜云雪的军队要想从青州到达春州,只有蜀州西部和康番自治领两条路可走,属下还没有听说鞑凶人与康番自治领有什么特殊关系,而娜云雪置蜀州于不顾,直接杀入春州,这其中最大的可能就是与大人达成了什么协议了。”

秦思远叹道:“将军仅根据一些线索就能推断出这么多东西来,实在不愧为粤州的名将啊!只不知将军对我的这一举动有什么看法?”

李中良看着秦思远充满笑意的眼神,壮着胆子说道:“说实话,属下开始对大人与鞑凶人有联系是很不满的,因为在属下的心中一直认为鞑凶人是我帝国最大的敌人。后来听了蜀州将领对蜀州政策的介绍并了解了大人的志向后,属下心中也就释然了。大人胸怀远大,心中所装不仅仅是帝国,更是整个东大陆,推行种族平等政策正是处于这样的考虑,那么与娜云雪有某种协议就可以理解了。”

秦思远说道:“我还有些担心将军不耻我的所为呢,将军能这样想最好,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的共事了。不过这件事将军只要心中有数就行了,不要宣扬出去,别人未必有将军的心胸。”

李中良点头道:“属下明白,也没有对任何人提起这件事。”

秦思远问道:“不知将军对你自己的安排有什么想法?”

李中良说道:“蜀州有大人这样的战略家,又有大批优秀的将领,属下已经没有什么大用了,我打算把杰儿兄弟安顿下来之后,就退出军界,过几天安静生活。”

秦思远摇头道:“将军一代名将,战场经验丰富,蜀州以后要经历的战争还多,正需要将军这样的名将指挥,再说,军中还是需要老将坐镇的,你怎能轻易言退?”

李中良说道:“可粤州的降将如此之多,如果我继续在军中,到时候难免惹人猜忌,也不利于大人的管理,所以我想还是退出的好,至于我的两个儿子,尽可为大人所用。”

秦思远哈哈大笑道:“这一点将军尽可放心,若思远没有控制大局的能力,也不会邀请将军过来共事。”

“既然如此,那属下就悉听大人吩咐吧。”李中良很清楚,秦思远既然不惜代价让自己投降,就决不会轻易让自己退出军界。而自己既然已经上了船,不如一切按照船长的意思办。

秦思远满意地点点头,思考了一下,说道:“我看这样,蜀州的军队在这次的战争中损失很大,要重新进行整编和补充,将军带来的约七万粤州部队也在此次整编的范围内。整编期间,将军就到巴中军事学院授一段时间的课,一来可以放松一下身心,二来也可以为蜀州多培养一些军官,等整编完成后,将军就出任一个军团的军团长。”

李中良自然知道秦思远有意将粤州的降军打散重编,关于这一点,他可以理解,毕竟降军的数量太多,放在一起很容易出事,谁也不会放心。所以他也不甚在意,爽快地答应道:“大人考虑得如此周到,属下还有什么可说的?”

李中良投诚所带来的喜悦没有持续多久,琳娜就给秦思远带来了坏消息,娜云雪有可能不再总理青州的事务了。秦思远的心里增添了一份隐忧,虽然娜云雪的去留现在还没有定论,但他对娜云雪的预感非常认同,无论从哪方面来分析,鞑凶大汗将她调出青州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如果真是这样,倒是自己害了娜云雪了,更麻烦的是,自己将不得不在蜀州西部重新部署重兵,蜀州原来所有的计划都将随着变更。

第七卷内修第十七章钱啊钱!(一)

第十七章钱啊钱!(一)

宽大的议事厅里,苏良、鲁少华、云破天、黑天、狄铭卓、李存孝、琳娜、山扎敖等人神态各异,大家都没有说话,气氛显得有些沉重。

“鲁司长,依你来看,我们的兵力部署该如何调整?”见大家没有开口的意思,秦思远不得不一个个点名。

“大人,这件事确实有些麻烦,如果娜云雪真的被调出青州,我们在蜀州西部将不得不保持十万以上的兵力,由此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的军事计划将要调整,政务计划恐怕也得跟着改变。”鲁少华斟酌着说道。

“是啊,两次自果卫战,我们共损失了十万以上的兵力,很多部队基本上完全丧失了战斗力,虽然我们也俘虏了十万以上的敌人将士,但要想将他们变成忠诚、勇敢的我军将士,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此以来,我军在短期内战斗力将大幅度下降,如何调整兵力部署,是要认真想一想。”云破天接口说道。他是连夜从广昭赶回来的,为的就是参加这个军政会议。

秦思远将目光继续投向鲁少华,说道:“鲁司长还是先将部队的现状介绍一下,让大家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鲁少华点头,拿出一份记录,说道:“在第一次自卫战以前,我军共有兵力三十七万九千三百,其中野战军二十七万三千,城防军八万,另有水军一万五千,黑鹰营战士三百。野战军中,第一军团八万五千,第二军团八万四千,第三军团八万四千,近卫师团两万七千;水军中,谭弄潮的第一师团一万,巴中水军五千。经过两次自卫战后,目前我军不算俘虏共有兵力二十七万八千一百九十二,损失十万一千一百零八人,其中战死五万六千三百二十二人,重伤不能上战场者四万四千七百八十六人。在损失的兵力中,第一军团共损失两万二千八百一十五人,第二军团损失两万五千六百八十七人,第三军团损失三万四千三百六十五人,近卫师团损失一万四千零五十一人,城防军损失三千八百一十二人,水军损失三百五十九人,黑鹰营损失一十九人。在所有部队中,损失最惨重的是近卫师团和李立的第八师团,近卫师团损失一万四千零五十一人,第八师团损失一万六千八百三十三人,可以说这两个师团已经完全丧失了战斗力。”

众人听了部队的损失如此之大,心情非常沉痛,一时之间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秦思远轻轻咳嗽了一声,问道:“那么两次战争,我们共歼灭敌人多少?”

鲁少华翻了一下手中的记录,说道:“详细的数字不太清楚,但大致的数字还是有的。两次战争中,我军共歼灭敌人约四十五万,其中毙伤三十三万,俘虏敌人十二万。春州和粤州的敌军损失差不多,其中春州损失兵力十九万,粤州损失兵力二十万。另外毙伤鞑凶军六万.”

众人听说消灭了这么多敌人,心情才算好了些。

秦思远说道:“虽然两次战争给我军造成了重大损失,但我们也给予了敌人以重创,敌人的损失达到我军的四倍以上,他们再也没有能力对蜀州构成威胁。尤其是春州方面,杨玉坤一直以来是我们最大的威胁,经过两战后,他进攻蜀州的梦想是彻底破灭了,我们的战略目标也是实现了的,因此大家没有必要过于悲痛。”

听他这样一说,现场的气氛活跃了些。李存孝说道:“大人说的不错,解除了南边的威胁后,我们有一段休养生息的时间,只要对部队加以补充,并严加训练,不久之后,部队的战斗力又可以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是啊。”狄铭卓接口道:“我们前后共俘虏敌人十多万,这些都是久经沙场的战士,只要将他们分别补充到各部队中,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部队的战斗力是可以很快得到恢复的。”

鲁少华摇头道:“这些俘虏中有一些是敌人的死硬分子,还有一些老弱残兵,恐怕不能完全补充到我们的军队中,据我估计,最多可以从中选出七万人来。”

山扎敖瓮声瓮气地说道:“我的近卫师团可不要这些俘虏,还是用我们高山族的弟子好。”

近卫师团原本只有两万七千人,第一次战争损失不大,第二次战争却一下子损失了一万三千多人,整个师团完全被打残了。山扎敖近来一直情绪极坏,一是心痛部下的伤亡,二是感觉到对秦思远有愧。今天自进入会场后,他就一直耷拉着头,此时见说道部队补充的事,才勉强开了口。

“我看可以,高山族的战士体质特殊,其他的战士和他们在一起未必能配合得来,近卫师团就专门由高山族子弟组成好了,至于训练经费问题,苏大人那边尽量满足。”秦思远对近卫师团的重大损失也是非常心痛的,毕竟这是他亲自带出来的部队,不仅对自己忠诚无比,而且战斗力也非常强大。不过,作为蜀州的最高统帅,他不能将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来,因为那样容易让其他的部队离心。此时见山扎敖提出了要求,他决定答应,也算是对他的补偿。

山扎敖的脸上总算有了几分笑意,其他的将领见都护使大人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虽然有些嫉妒,也不好说什么,毕竟近卫师团为了大局,确实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再说近卫师团的最重要一个职责是保护都护使大人的安全,享受一点特殊待遇也不算过分。

一直没有开口的苏良突然说道:“各位将军恐怕都太乐观了些,虽然恢复部队的战斗力很有必要,但还得有足够的财力支撑才行,如今蜀州的财力可没有能力支撑一支庞大的军队了。”

山扎敖大声道:“不会吧,再怎么说我们蜀州也是帝国的富庶之地,而且去年大人还说过我们的财政有节余,怎么现在就没有钱呢?”

众人纷纷附和:“是啊,是啊,苏大人莫不是舍不得在军队建设上花钱?可如果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怎能保得蜀州的平安,何况都护使大人的志向不仅仅是在蜀州?”

苏良苦笑道:“各位将军以为我就不知道军队的重要性么?可现在都护府是真的没有钱了,财政方面的事郑经比我更清楚,还是由他来说吧。”

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到坐在最下面的郑经身上,后者仿佛锋芒在刺,浑身都不自在。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稳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缓缓说道:“下官虽然任财政司司长的时间不长,但都护府的财政状况还是清楚的,去年蜀州州府财政节余为两百万金币,今年一至六月全州财政收入约为五千三百万金币,由于十方堰工程建设、攀城矿场及冶炼场建设、巴中武器工场兴建、教育投入、军队建设和战争消耗等花去了大量资金,目前我们财政已节余不多,若是算上死亡和伤残士兵的抚恤金,我们的财政实际上已亏空五百万金币。”

众人大惊失色,自跟随秦思远以来,他们就从来没有为部队的经费担心过,无论是什么时候,无论需要多少,政务部门从来没有打过折扣,在他们想来,既然每次都是有求必应,想必财政部门的日子很好过,没有想到目前亏空竟达五百万金币以上!他们可都知道钱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量的金币,如何还能开展军队的建设?

秦思远自从苏良来后,几乎将政务全部甩给了他,自己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军事上,再加上在京城呆了近半年的时间,蜀州政务方面的事也不太清楚,他也没有想到都护府的财政现在会这么困难。皱了皱眉,他问道:“郑司长还是将财政收支的详细情况说一说,恐怕在座的各位都想知道我们的钱究竟是怎么来的和怎么花的。”

郑经点点头,也不看手中的资料,直接说道:“今年的五千三百万财政收入是这样构成的:农民完粮折合金币五百万,工商业和娱乐业税收三千七百万金币,政务府组织的商队经商所得三百万金币,向光明军出售武器获利三百五十万金币,向社会各界借款四百五十万金币。目前已开支五千零五十万金币,其中十方堰工程投入一千万金币,攀城矿场及冶炼场建设投入五百万金币,巴中武器工场建设投入三百万金币,教育投入五百万金币,军队建设和战争消耗(不含抚恤金)一千九百万金币,还历年借款三百万金币,其它开支九百五十万金币。现在财政节余两百五十万金币,但死亡和伤残战士的抚恤金还没有下发,如果算上这笔开支七百五十万金币,财政已实际亏空五百万金币。”

第七卷内修第十八章钱啊钱!(二)

第十八章钱啊钱!(二)

在座的众人大都是个部队的主官,后勤方面的事并不太熟悉,对于部队的建设和战争的消耗究竟需要多少钱,也没有算过细帐,现在经郑经一说,才知道军事上的花费在蜀州的整个财政支出中是最多的,不过他们还是有所怀疑,自己平常也没有用多少钱,怎么就花了这么多呢?

苏良见大家都露出怀疑的目光,不禁苦笑摇头,这些人打仗一个个都是行家里手,可对钱的事就不那么精明了,看来有必要给他们上一课。这样想着,他说道:“大家不要对郑司长报出的军费开支表示怀疑,这些支出都是实实在在的。我给大家简单算一笔帐吧,蜀州原有总兵力三十七万九千三百,每个士兵的月军饷是四个金币,只此一项,半年的开支就达九百余万金币,实际的开支还要多,因为军官的军饷要比士兵多。我们今年新增加了两万重骑兵和五万重步兵,每个重骑兵的花费是一百个金币,每个重步兵的花费是三十个金币,这项开支也有三百五十万金币。大家说说,军队是不是最花钱的一个部门?”

众人虽然对战争期间的消耗不太清楚,但对将士的军饷数量以及每装备某一军种士兵的花费还是清楚的,苏良所说的上述两项开支确实是真的,他们不得不承认军队的消耗是最大的。

云破天说道:“音苏先生就没有别的办法弄来一些钱么?现在部队都成这个样子了,如果不赶紧重新整编和训练,一旦再有类似的大战爆发,我们可没有能力应付了。”

苏良摇头道:“如果是小额的资金,我相信还是有办法解决的,可现在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军队要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没有一千万金币的资金是很难的;各地被毁坏的城墙、道路等基础设施重建,也需要大笔的资金;战争对今年的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夏粮比去年减收了四成以上,若要保证州内的粮食供应,就需要花大笔的资金到外地采购。我粗略地估算了一下,战争以后我们需要额外增加的开支达到三千万金币,这么大一笔资金,我就是有三头六臂,也没有办法解决。”

众人面面相觑,三千万金币相当于蜀州一年财政收入的三成半,这么一大笔资金缺口,政务府恐怕真没有办法解决,但不解决怎么办呢?难道就让军队维持现状甚至裁减军队?恐怕打死他们也不愿意。

秦思远也没有想到苏良背负的压力有这么大,看来自己将政务全部推给他是太难为他了,而他从没有向自己说过一句怨言,这样的长史真是世所难寻。秦思远在感激苏良的同时也有几分愧疚。

“苏先生,以你之力,在短期内能够筹到多少资金?”尽管内心有愧,但问题还得解决,秦思远不得不沉声相问。

“如果给我半年的时间,我完全有把握解决资金的问题。”苏良思索了片刻,咬牙说道,“随着战争的结束,各行各业将恢复正常,预计下半年的财政收入将突破七千万金币。而随着十方堰工程、攀城矿场及冶炼场工程、巴中武器工场工程的结束以及战争消耗的降低,下半年的正常开支将减少两千万金币以上,这样我们就有三千多万金币的节余,完全有能力保证战后重建和军队恢复发展的开支。如果在一两个月内,我只能额外筹到六百万金币,主要来源是两个方面,一是向社会借贷四百万金币,这方面我已经向州内的商家富户打过招呼,另外就是加快武器的外买速度,争取赚两百万金币。”

众人摇头,六百万金币,和三千万金币的差距太大了,只够死亡和伤残将士的抚恤金,那军队重建怎么办?总不能等到有资金了才开始做吧?形势可不等人,战争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若是再爆发一场大战,蜀州残缺不全的部队还能打胜仗么?

“苏先生,政务府那边前一阵子经商不是赚了三百万金币么,为何不继续去做?”李存孝见苏良并没有提经商的事,不由得问道。

苏良说道:“李将军有所不知,我们先前派出的商队是经过青州、康番自治领到印月等次大陆国家做生意的,那时候我们和青州方面的关系好,这条商路行得通,如今既然娜云雪有可能要走了,这生意只怕就不能继续做下去了。”

山扎敖说道:“我看这抚恤金就暂时不要下发了,苏先生先筹措资金用于部队的重建,我保证我高山族人没有意见。”

秦思远断然摇头道:“不行,那些死亡和伤残的战士为蜀州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我们不能将他们用性命和身体换来的钱克扣,这样会寒了广大将士的心。即便是他们的家属主动提出来,我们也不能同意,这笔钱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内发下去。”

“那军队重建怎么办,我的近卫师团损失太惨重了,如果不赶快恢复起来,我简直没脸当这个师团长了。”山扎敖小声嘟囔了一句。

琳娜望着秦思远,有些不太肯定地说道:“说起来,我们这两仗都是为朝廷打的,能不能向朝廷要一点?”

秦思远苦笑道:“你的想法虽有道理,可不太现实,朝廷本来就困难的很,加上京城又经历了一次大变,根本没有财力来支援我们。”

琳娜忽然眼睛一亮,说道:“大人在京城不是结识了上官家族的大小姐么?何不向他们家族借一些,上官家族是帝国四大家族之一,财力之雄厚也是在四大家族中数一数二的,向他们借个一两千万应该不成问题吧?”

秦思远失笑道:“你的胃口可真大,一开口就是一两千万金币,你当上官家族是造金币的呀?就是造金币也没有这么快呀!”

鲁少华却拍掌道:“琳娜将军说得对呀,那上官婉儿大小姐还是大人的未婚妻,就算是预付嫁妆,上官家族多少也应该出一些吧?”

琳娜刚回锦城不久,还不知道秦思远与上官婉儿已经定了婚,此时听得鲁少华说起,不由得横了秦思远一眼,似是怪他没有将这么“重大”的消息告诉自己。

秦思远沉默不语,其实他本有向上官家族借款的意思,只是自己虽然与上官婉儿定了婚,但这毕竟是一桩政治婚姻,二人之间的感情还不太深厚,自己与上官家族也没有过命的交情,对方能否答应借款给他,借多少,他都没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