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我们不做高档西装(中)(1 / 2)

商途大亨 布尘 2072 字 2019-09-30

 孙杨为男装车间找的房子和原来的女装车间就在一个巷子里,一共三间房,也就是90平米左右的样子,租金一个月200块,好处是距离女装车间只有几十米远,很方便。

租房子容易,要出产品可就难了。孙杨告诉黄姐不要着急,慢慢来。暂时先买了四台缝纫机放在那里,又配了一些包缝机工作木案之类的必要工具和生活设施,将女装这边的黄姐爱徒小董和另一个缝纫工调过去,又新招了两个人。这是个很不齐全的班子,没有必要的裁剪熨烫工人,因为黄姐至今还没有拿出要生产的西装纸样来,所以这个西装车间暂时就连西装的试生产都不能开始,只是将一些原先女装车间的男式夹克生产转到了这里。

黄姐也不是没做过男式西装,去年春节还给孙杨做过一套呢,但是由于孙杨对将要投产的西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又看了黄荣盛的西装,知道自己的西装水品还有太多的不足,所以才在拿到高秉诚的黄荣盛样板之前,不肯开始做西装。孙杨的意思,还是尽量把高师傅或者他的徒弟小何拉过来,不行也要另外雇人,要黄姐辛辛苦苦地再学习男装工艺,还要关顾女装这边,他有点不舍得,也觉得没必要,要是再耽误了女装的加工,那就更划不来。黄姐倒没有觉得多累,不过她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包下所有的事情。

这次推出西装孙杨非常重视,也做了相当长远的打算。之前所做的“风信”女装和一些男装夹克等等,实际上都是一些无商标的东西,也有一些会在东郊市场的商标贩子手里买些现成的商标贴上,都不知道那些商标到底属于谁,那些标注的厂址到底实际上存不存在?好在女装更重视的是款式,是流行度,大家对商标倒并不是那么重视。但是男装就不一样了,尤其是西装,款式上变化不多,区别就主要在做工板型和面料上,没有自己独有的商标就不能够做到独树一帜从而在东郊市场脱颖而出。

可是孙杨虽然想到了这一点,但是直到五月中,黄姐拿出了第一批样品,他还没有想好这个新生儿的商标名称。

黄姐跟高秉诚师傅学习的第三天就拿到了黄荣盛的一套西装样板,又跟他学习了比较正规的放码推板技术,一周时间,成功的说动了高师傅的侄儿徒弟何铭吉投到孙杨这里来干。黄姐倒也没有费太多的劲,只是约他到自己的车间玩,又到东郊市场看孙杨的三个店,许给他一个月300块钱的工资并提供吃住。想必何铭吉在他的姑父家里也会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吧?高师傅除了管他吃住之外,目前一个月还给他50块钱的零花钱,离开高家,又能拿上比姑父还要高的工资,想必对他是很有诱惑力的。跟高师傅说好的学徒期要到87年底才会到期,不过就是到了那个时候,何铭吉的最好出路也不过是到黄荣盛去当临时工或者自己开一个裁缝铺,都跟孙杨现在的规模与待遇没法比。

孙杨可以想象当何铭吉向高秉诚提出离开他家时的情形,高秉诚无疑是非常恼怒的,也不知道双方是否翻脸。不过事情还是在按照孙杨既定的轨道在发展,何铭吉到孙杨这里不到一周,黄姐再次登上高家门,高师傅在发火之后,由黄姐和高师母一块儿劝说,终于做起了孙杨男装车间的“星期天技术员”,晚上在自己家里专门负责男装车间的打板工作,只有星期天去车间指导制作工艺,一个月也是300块工资,比黄荣盛开给他的还要高上一百。

高师傅的转变主要原因是黄姐做通了高师母的工作。高师母也觉得这次是侄子何铭吉的一个好机会,没有阻挡他的选择,更主要的是她不愿意高师傅年过半百还趴在缝纫机前下苦,既然孙杨开的工资并不低,又不是天天晚上要到车间去,高师母就劝说高师傅答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