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又开新店(中)(1 / 2)

商途大亨 布尘 2056 字 2019-09-30

 正月初六七,孙杨的员工们开始陆续上班,但是到车间真正地恢复生产,已经过了正月十五。这些员工大都是来自农村,过年的观念很重,组织纪律性却很轻,轻的记不起工人和农民的区别。不过孙杨能体谅她们,给私人干,平时是没有节假日和礼拜天的说法的,她们也很辛苦。去年的员工,还是有四个没有来上班,只好又雇了四个,将人数保持在二十人左右。

开年后的生产完全转到了春装上面。这时候孙杨买来的那些“大包”衣服就显出了作用来。那批衣服大多是春秋装,去年买来后只做了几个款式,就转做冬装了,现在冬装停止,这些国内少见的春秋装款式就显出了优势。

除了黄姐的车间大量的生产春装以外,孙杨开始考虑再开一家专门销售“千妍”等广州货的店,把“千妍”这个牌子的销量做上去。

东郊市场在去年就已经在建第三个交易大厅,属于市场建设的二期工程,大家都把这里叫做三区,也是个服装区。这个区的上百个店面在87年的春节过后开始招租,由于市场普遍上调了租金数目,三区又是新建人气不旺,所以推出了一年内只收50%租金的政策,工商所也配合免半年的管理费。孙杨看过了,其实三区要是能启动起来,还是不错的,首先是店面宽敞明亮,过道也比原来的一区二区要宽了一些,位置就在一二区的一边,也不错,所以决定把店面设在那里。他抢先在三区的入门顶头位置选了两个好门面租下来,连在一起,面积有60平方大,月租金有1800元,减半也有900之多,算是很贵了。

孙杨还是找了以前合作过的邵启荣的装潢社来装修新门面,把两个新门面打通,制作了连在一起的门头大招牌“广州服饰”,在下边又是一行小字“千妍女装西北总代理”。不论是门头还是店内的装修,都很大气新潮,只是这些就花了上万,在这个启动不久的批发市场里,也是大手笔。

把千妍女装和广州进的其他货都迁到了新的“广州服饰”店里面,原先的“风信服装”就成了自己加工服装的专卖店。当然,由于自己加工的服装成本要低很多,所以“广州服饰”店里面也就挂了不少黄姐仿板的“广州服饰”,在这一点上,孙杨并没有什么思想负担,毕竟,广州高地街的款式,大多也是从香港等地抄袭而来,大家谁也不好说谁。

新店的投资,孙杨的意思还是和黄姐按六四开,但是黄姐不同意。黄姐觉得现在的风信服装里,自己的资金量才不到三成,就拿四成的分成,本身就已经多拿了,新店开张完全是孙杨的功劳,就不好意思再往里面掺和了。她主张就和美娜袜业的摊位一样,广州服饰店算是孙杨一个人的,就从风信服装店的差不多接近十万的流动资金里面抽出三万来给孙杨开店,但是风信服装的分成比例还是维持原先的四六开不变,这才比较合理。黄姐说:“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你要不好意思拿,倒弄得我也不好意思了拿那四成了,本来我拿四成就已经是你让给我的,这再这么让你让下去,我就太占便宜了。”

道理归道理,孙杨还是觉得黄姐的提议太让她吃亏了,他笑着说:“咱俩谁跟谁,我的还不就是你的?”

黄姐见他开始胡说,拿手在他额头上敲了一下,警告他:“正经点,说正事呢!”

孙杨很委屈地说:“我说的也是正事呀!”

黄姐装作不高兴的样子,说:“你再这样,我可就不敢再跟你合伙做生意了。”

正事要紧,孙杨也不敢再开玩笑,只好投降:“好好,说正事,我的好黄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