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开服装作坊(中)(1 / 2)

商途大亨 布尘 2665 字 2019-09-30

 这些日子,黄姐也没有闲着,除了继续接着自己的活之外,又给孙杨做了几件样品,都是从东郊市场或者各大百货大楼看来的样子,有的很成功,有的就效果不是那么好,所以也没有开始批量做出来。

孙杨回来后,将从广州进来的货先整理挂在店里,勉强挂满了店面,孙杨的“风信”服装店总算是在9月14日这一天开始试营业,而正式开张的日期则定在了18日这个吉利的日子。这是孙杨在广州跟昆叔闲聊听来的讲究,回来后他就把正式开业的日期推迟了三天。广州进来的货,品种虽多,备货却不足,再加上是新开的店,生意就不算多,反倒是零售占了主流。

孙杨一回来,主要精力就放在了黄姐的店里,每天拿着几件广州进的货去找黄姐研究,同时满市场满黄州的寻找采购仿制所需要的布料和辅料。黄姐每天大多数时间就用来制作这些新款式所需要的样板并且试制这些新款的衣服。黄姐既然决定和孙杨合作,同时也就让孙杨开始注意寻找合适的出租院落,好把自己的裁缝铺扩大为一个服装加工作坊。孙杨也很着急,因为九月份正是服装批发的旺季,自己的货还不能大量的上市,眼睁睁的看着别家的生意红红火火,赚钱的机会就在身边溜走的感觉催着他加快脚步。这时候,黄姐就基本上停止了自己的裁缝零活,她店里的三个徒弟和雇工都开始转做孙杨的活,将一些孙杨和黄姐选定的款式小批量的投产。

还真给他找到了一处不错的出租院子,离东郊市场不算太远,还不到一公里,一圈儿四栋平房大概有150个平方,房东刚翻修了一半多,还没有来得及租出去。这个院子房东自己住了三分之一左右的旧房,有三分之二左右的新房要租出去,100个平方左右,房租也不高,一个月250元,正好符合孙杨的需要。虽然新房子还有点潮,但是位置和面积都非常好,和黄姐商量了一下,还是决定租下来。

这次的合作,按照孙杨的意见,是采取了比较全面的方式,黄姐的所有裁缝铺的东西和孙杨的“风信”服装店都算了进去,除了孙杨这次从广州进的上万的货以外,他又拿出了一万,黄姐拿出了三千,作为开设加工作坊的设备款和流动资金。不采用加工作坊属于黄姐门面属于孙杨的合作方式,是因为孙杨觉得如果只是以付给黄姐加工费的方式合作的话,因为自己的计划中将有大量的新款推出,并且为了在东郊市场独树一帜打出名气,肯定会对质量的要求比较严格,这就使参照市场周围别家浙江加工户的加工费标准成为不可能,而付多少也将是个难题,质量控制也难免会造成矛盾,所以他索性将自己和黄姐合而为一,绑到一起。孙杨提出两个人五五分成,可是黄姐觉得自己出的本钱还不到20%,最多接受三七开,只肯拿三成。孙杨却觉得生意的成败全在于黄姐主持的加工作坊拿出什么样的产品,最后在孙杨的坚持之下,黄姐才接受了四六开,同意拿四成。

商量定了之后孙杨才想到,黄姐似乎自始至终都只是同意自己的一切设计,除了认为给她的分成太多之外,没有提出过任何的反对意见,也对自己负责销售掌握所有的资金没有提出反对,好像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有在销售价格上隐瞒的可能。这种无条件的信任无疑使得孙杨非常的感动,也决心一定不能辜负了黄姐的信任。

后来孙杨也问过黄姐为什么那么信任自己,黄姐就笑着说:“反正说好以后要是分开的话,车间是我的,店是你的,要是上你的当,没有挣着钱,就当我半年白干了呗!你的损失可就大了,流动资金不全是你的吗!”

新作坊(后来大家把那里叫做车间)添置了6台脚踏缝纫机和黄姐原来的4台一共凑了10台机子,把其中的一半又改装了小型的电机;还买了一台电剪(裁剪机)、四把熨斗以及一些凳子床板等东西,刚刚花了3000元左右,看起来,正好是黄姐的钱支起的摊子,所以孙杨为了防止黄姐吃亏,倒是说过假如办不下去,这个车间就归黄姐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