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口腔问题(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一夜无话。

第二天康轴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日上三竿了。虽然只是临时搭造的简易床褥,但对几天都没睡过正经地方的康轴而言,已经是难得的舒适。昨晚这觉睡得踏实,身上的疲惫一扫而空,康轴心满意足地伸了个懒腰,便要起来收拾洗漱。转眼就看见旁边的桌子上已经放上了一盆清水,一条脸巾搭在盆边,一旁还有一个陶碗,碗里泡着一截杨柳枝。这应该是无尘给自己准备的,看来无尘早就起床了。

碗里是淡盐水,杨柳枝已经泡得有点发软,康轴一手持碗一手拿起杨柳枝放进嘴里。把杨柳枝的一头嚼开,便成了把简陋的牙刷,这段时间在野外康轴对这样的刷牙技术已经很是熟练。用岔开的树枝纤维清理牙床再配合盐水漱口,清洁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

一开始康轴还以为在古代口腔清洁是个难题,但经过几天的观察他发现古人的卫生情况并不比现代人差:

一来是中国自古就有各种清洁口腔的方法,其中最简单经济的就是用盐。虽然平头百姓没几个用得起昂贵的官盐,但私盐却流通极广且便宜,尽管违法也算是便民惠民了,所以哪怕是言高二人这样的家庭都能用盐水漱口,可见口腔清洁习惯在民众中的普及;二来中国古人饮食多以谷物蔬菜为主,也没有现代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添加剂,增香素和调料佐料,自然不会产生多大异味,加上生活作息规律,少有抽烟喝酒夜宵熬夜的举动,口气倒是比现代人还清新些;至于能享受酒肉夜生活甚至通宵达旦玩乐的富贵人家,除了平日都有饮茶的习惯能减淡口气,在清洁用具上更是达到了现代水准。不仅有金银制的牙签,还有骨制的牙刷和牙膏!

对,你没有看错,古人用牙膏!北宋末年洪刍编有《香谱》,收录了十几个牙膏配方,这里举例说其中三个昂贵的配方,绝对保证用户口气清香,用实际行动让你做到吐气如兰:

沉香一两半、白檀香五两、苏合香一两、甲香一两、龙脑香半两、麝香半两,以上香料捣成粉末,用熟蜜调成糊。

黄熟香、J香、沉香各半斤,檀香、零陵香、藿香、甘松、麝香、甲香、丁香皮各三两。以上香料捣成粉末,用苏合香油和熟蜜调成糊。

龙脑香、乳香各半斤,青盐二两,一起捣成粉末,用熟蜜调成糊。

这些都是纯中药配方,不含任何工业添加,真正是让现代人都企望不及的尊贵享受。至于牙刷,北宋就已经出现。到了南宋,城里甚至有专门制作、销售牙刷的店铺。那时的牙刷是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制成,在头部钻出毛孔两排,上面植入马尾毛,和现代的牙刷已经很接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