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上京之战(上)(2 / 2)

萧干答道:“当然是大辽北院禁军骑兵更具有战斗力。”

萧明问道:“为何北院禁军二十万骑兵在出河店战役中全军覆没?”

萧干心中犹豫不答,萧明继续问道:“我南院骑兵总数不过五六万人,与对方同样的五万多人对攻胜算多少?”

底下众将不语,这个事实是明摆着的,辽国骑兵打不过金国骑兵,这不仅仅是战术战法的问题,辽国骑兵的在使用上已经远远落后于金国骑兵,况且这里面还有斗志的问题,所以大家都不做声。

于是萧明下令,军队收缩阵型,斥候探查范围不超过五里,发现金兵的游骑不得追击,只将对方的方位和人数上报即可,队伍放慢行进速度,每天行进不超过十里,对于金兵的挑衅行为不得作出回应。

底下众将窃窃私语,言称这种行为无疑是示弱的表现,不是契丹勇士所为,但萧明让他们独自领兵于金兵作战,又没人敢搭腔,气的萧明将叫唤的最凶的几个军官拉下去一顿军棍,于是众人都不吭声了。

萧明现在的身边的护卫都是乌槐部跟随自己出来的契丹勇士,萧明从他们中间挑选了一部分作为执法队,一人一身红色的锦袍,敢于不停主帅命令的,都是这帮如狼似虎的执法队的下酒菜,而虎卫则作为肖明自己的贴身护卫,只对萧明一个人负责。

辽军于是按照萧明的,命令开始放慢行进速度,每一天走不到十里就安营扎寨,地势往往选择比较高的地段,营盘都是用厚木搭成,随军的大车也摆放成半圆形,这样有利于防守。

萧明这样的防卫方式很快就收到了成效,完颜娄室见辽军龟缩成一个刺猬,不再被自己所吸引,于是忍不住再次进行了试探性的进攻,他命令在一个夜晚之时,对辽军采用了袭营的战法。

半夜时分,人绑嘴马衔枚的金兵从四周蜂拥而至,火把一片火龙,在不到二里的距离上对着辽军的营寨发动了冲锋,点着了火的箭羽纷纷射向辽军大营,一时之间杀声四起。

可是当冲锋的的队伍奔行到距辽军大营不到百丈之地的时候,纷纷摔倒在地,大量的陷马坑,绊马索,铁蒺藜……出现在地上,阵营后面的辽军这时候箭如雨下,大面积杀伤冲锋的金兵。

火箭被射在大车之上,营账之外就已经准备好了防火之物还有大量的清水,辽兵有条不紊的在组织救火工作,有冲破营寨鹿角和枝砦冲进营寨大门的金兵也会被绳索拦住,然后被长矛捅下来马来。

萧明选择扎营的地方非常特殊,四面没路,都是高地,只有一面开阔地,所以只要注意防守一面就可以了,这还是杨祈中的主意,萧明自己哪里懂得排兵布阵,行军打仗的安营扎寨,如何防止敌人偷营劫寨他都不懂,不过好在杨祈中懂。

这一晚战斗只在下半夜进行,打了不到两个时辰,金兵终于退走了,他们留下了两千多具尸体,这些人都是骑兵,人死之后,无主的战马被辽军缴获,而辽军的大营只烧毁了几辆大车和十几个营帐,死伤不到几百人。

经此一仗之后,那些辽军的将领再也不敢对萧明的命令有所非议,众人也都服气了,这种中原地区兵书战法他们从没见过,更谈不上评论,你要不服也行,萧明的军棍下手可黑着哪,被打之人十天半个月别想下床。

完颜娄室也很生气,经此一仗之后,他也不敢再去派兵劫营偷寨,只好在辽军周围游弋,以寻找战机,但萧明根本不给他们任何机会,整个辽军就像一个缓慢爬行的乌龟,一点一点的前进。

可是就算再慢,这只大军也终于慢慢的来到了辽国的上京——临横府,大军靠近上京十里扎营,萧明排除斥候和哨坐,打探敌情,他也想了解一下现在上京的具体情况,要不做不到知己知彼,这是杨祈中常挂在组边上的话。

对于攻打城池,萧明可是一点底都没有,不过他也有自己的办法,在和杨祈中私底下商量了很久之后,两人也没拿出办法来,于是萧明决定还是找萧干和耶律大石过来,开会商讨攻城方案。

临横府作为辽国的上京,经营了不下百年,城高墙厚,储存丰富,可以说是辽国最大的城池,这样一个大城市,要想收复,那可比丢掉它的时候要艰难得多。

金国占领上京之后,除了废除苛政,减免赋税,之外,也没有其他的精力来经营,这座城市基本上还是辽国人丢失以前的状况,但就算这样,要想将他在短期内攻破也不是容易之事,况且金兵子这里驻有十万大军!<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