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薛阳的特殊(2 / 2)

此时,云顶楼的三楼正有二十余人,这二十余人年岁不一,有青年,也有中年,老年。

老年人都是坐在上首,中年人和老年人则是或站或坐,不一而足。

此时,一个坐在下首位置的中年人缓缓的喝了口茶,开始说话。

“那刘奇的功夫我看过,刚劲虽然练的不错,却没曾了悟其中的柔劲,算不得强敌,反倒是那个很少出手的薛阳是个硬茬。”

“怎么说?”其他人有些疑惑,能够在这里的都是武馆街的精英,这些人都是身手不俗,颇有本领。

他们对于薛阳和刘奇两个小辈这段时间做出的事情固然在意,但在骨子里还是有着一丝轻慢的。

这很好理解,与他们这些自幼练武的不同,北方武林虽然名声更大,但很多都是成年之后才开始练武,练武之人的天资也是不尽相同。

原因么,自然是因为当前国内的形势和北方门派的风格所致。

北方战乱不断,且向来不如南方富贵,能够自幼便正式学武的少之又少,一般而言,都是年长之后有了活路之后才开始学习武艺。

他们学习武艺的初衷也不是为了养生,为了超脱,只是为了生活而已。

因为此,北方学拳的千千万万,但绝大多数都是没学到真本事的。

这一点有好有坏,好的自然就是各行各业开始出现北拳门人,北拳的声势从北方扩展到整个中国,坏的则是其中有很多人品不佳的人。

虽然大多没有得到真正的传承,但做了错事,旁人还是会将这错处给北拳门派记上一份。

北拳这些年来发展迅速,高手层出不穷,但是这其中更多的却只是学了一点三脚猫的功夫而已。

薛阳和刘奇年龄不大,孤身来此,即便出身大派,真的能够威胁到武馆街声望的可能也几近没有。

至于被他们打败的那些个武馆,在普通人眼中或许挺了不得,对他们来说,却并不算什么。

因为这种判断,他们此来更多是为不断发酵的群众议论发愁,对于这两个始作俑者只是准备以寻常的手段打发而已。

但此趟听到自家人言说这两人中有人不凡,可能很是棘手,他们便也不由得来了兴趣。

--------------------------------------------------------------------

ps:关于戴二闾沧州喊镖,这里简单的说说。

戴二闾是心意六合拳的传人,他的父亲是戴龙邦,戴龙邦时期因为雍正禁武禁兵的原因,武艺已不可对外传播,戴龙邦一身功夫,没办法传给外人,便只传给了自己的家人,因为是夜里传拳,又只传家里的原因,别人自然也就抓不到错处了。

这个时期,戴家的武学是传内不传外的,但这一切到了戴二闾的时期就不同了。

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戴二闾最出名的事迹。

戴二闾年轻的时候开了一家广盛镖局,走镖!

当时呢,走镖都是靠喊的(偷镖除外),这喊镖也是有讲究的,在自家实力比较强的时候自然可以随意喊,但若是弱了那么喊了就得打上几架,能不能过得看你的招子亮不亮!

在乾隆时期,沧州是有名的武术之乡,沧州这个地方藏卧虎!高手无数,渐渐的便形成了惯例。到沧州的时候是不可以喊出声的,否则势必让你的镖出不了沧州地界。

所谓镖不喊沧!说的就是这个!

戴二闾在沧州喊镖,犯了大忌,于是引来了沧州地界第一高手尹玉文,尹玉文与戴二闾一通打,自然不是戴二闾的对手。

因为戴二闾手下留情,又颇有武德的原因,彼此之间没有闹翻,反而因为佩服戴二闾的功夫,彼此之间开始来往,关系也好了起来,之后沧州武林更是说明,只要是戴二闾的镖,到了沧州,沧州的武林同道也给他护镖!

如此一来,戴氏心意拳名震天下,这也是后来形意宗师李洛能前往山西学拳的原因。

李洛能后来学到了戴氏心意拳,将其与自身以往的功夫和家传结合起来,创出了全新的形意拳,之后更是收了许多出众的徒弟。

车毅斋,宋世荣,郭云深,刘奇兰,等等都是李洛能的弟子,之后形意拳发扬光大也正是靠着李洛能的这些弟子们。<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