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六皇子、八皇子虽赶往东南、西南,但赈济安民一项,两人均敷衍了事,只做表面文章,暗地里更是勾结当地官绅,暗扣赈银,强驱流民,草菅人命,致使两地均发生流民造反冲击县镇之事。
一时间居然风雨飘摇,朝中五十余大臣联名上书请求六皇子继位登基,当朝赵湘丞相为稳定大楚国本,亦出班恳求,遂六皇子登基,是为楚高祖,年号晋元,追尊太祖谥号武德皇帝,追封太子靖山王、二皇子泰山王世袭罔替,八皇子加封一字并肩王。母妃戚娴妃为皇太后,八皇子的母妃郭德妃为德庄太后。晋原太守苏彬礼护卫二皇子不力,送京法办,但其人早已不知去向,不了了之。至此,朝野终于平静。
随后,楚高祖加封外公戚庆辉为荡乱将军,领八万禁军南下平乱。为解决北地兵患,不顾丞相劝阻,听取皇太后意见,另发檄文,要求北地边陲商丘、冀北、燕岐、乌楮等地郡守自行招兵,抵抗外侮。
晋元三年,戚庆辉所领八万禁军因训练不到位,千人队、百人队官多有吃空饷,兵数不足、兵力不劲,戚庆辉为防朝廷降罪,斩杀平民虚报战功,不但未能快速平叛,反而使流民之势愈演愈烈,流民几达十五万之多,六皇子迫于压力,也为了降低皇位威胁,遣泰山王八皇子前往坐镇。
而被苏太守等人救出的将军及忠臣后人,为了报仇,成立了忠义会,举大旗清佞臣,靖国难,意为推翻朝廷,恢复大楚正统。在南方流民之中不断传扬,且忠义会中多为名臣、将军之后,不断进入流民起义军高层,整顿流民,军民分制,逐渐形成了七万军队规模,在长江沿岸和禁军形成胶着之态。
随后,忠义会迅速扩张,在周边县镇实行减免税赋,得到了广大百姓的支持。形成了前方有军队,后方有生产,使起义军具有了经济基础。晋元三年末,忠义会整合各路流民,建成十万军队更名为“忠义清佞军”,在闵粤吴城建成偏安殿,尊大将军一人,由二皇子楚秋担任,因二皇子已逝,找寻了一个相貌相似之人,对外宣称当年被六皇子安排的江湖人士所伤,在偏安殿坐镇。置军师一人由苏彬礼担任总管内政事宜,设参赞李庆、参军马震、参政章朴三人,均为三公后人,辖制两个万人队,设立昭武吴稠、昭德司马龙良、荡寇李三义、讨寇牛武功四位将军,各领两个万人队。其余流民就地安置,整饬土地,开发渔场,逐渐控制长江以南地区。
而北地商丘、冀北、燕岐、乌楮既得朝廷指令,迅速征兵,扩大所属军队兵员,因朝廷不给饷银,且长江以南发生战乱,朝廷无法兼顾,造成商丘外三地千总拥兵自重,虽然挡住了鞑虏南下之势,却也因此不听朝廷节制,使中央集权再次削弱。
至此,天下再次形成割据之势,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楚高祖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反而励精图治,从外扩张变成收缩防御,努力平复实际控制区的经济建设,大楚三方居然形成了诡异的“和谐盛世”。<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