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武当山(2 / 2)

倚天张翠山 龙武 3688 字 2019-09-29

在早先以强者为尊的世界里,名气越大,功夫越强的门派势力就越大,毕竟拳头才是硬道

武当就是这样一个传承了道家无为思想的门派,夫不争,惟万物不与之争,只有这样才可以在高手林立的名大门派虎视眈眈的环境中迅速成长起来,一跃而成为继少林之后崛起的又一个超级大派,并隐隐有后来居上之势。

同时“侠”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又是息息相关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一代北侠就是此中的典范。在这个意义上,他超越了古代的侠和今时的侠,并把侠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英雄!试问,一介布衣,国难之时承担起了救国救民的千斤重担,明知不可胜却不离不弃直至战死,真可谓是为国为民的古往今来“侠”中第一人!

张三丰一生之中最佩服的便是郭靖,有人讲,他和郭襄佳偶难成,是以爱屋及乌。实则不然,与郭襄关系密切的顶尖高手大有人在,却怎不见张三丰佩服其他人呢?哪怕是昔年飞石击杀蒙哥的杨过,张三丰也对其不置可否,更遑论黄药师、一灯、周伯通等人,归根到底就是因为郭靖的经历、人品深深地感动了至少是那个时代所有的武人。

“侠”以武犯禁,任何一个统治阶级都不允许一个不属于自己统治的武装力量强大到自己都无法控制的地步,不乱还好,若是大乱,只怕自己的地位也会动摇。是以“侠”为官府所不喜,而‘民不与官斗’也适用于侠,纵观武侠小说,无论是巨著还是一时随意之笔,少有侠兵相拼的局面,形势所屈,纵然个人的武力值再高,对上千军万马,失败也是一个没有丝毫悬念的结果,是以各大门派会严格约束门下弟子,不可与官府对敌。

‘倚天屠龙记’曾对位有过一段特殊的隐喻,比如说明教和六大派之间的对比。明教之中大多是性情豪爽,大度之人,虽是不拘小节,但是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绝对是站得住脚,元军生灵涂炭,最早起义的是明教的组织,而最终埋葬元朝的主要军事力量也是以明教为首的起义军。几乎是与此同时,各大派联合起来,为了一些义气之争甚至是无中生有之事,以此为借口去讨伐大部分教众在征战的明教,彼此之间还勾心斗角,冷嘲热讽,却自诩为光明磊落的名门正派。

遍观全书,能称得上‘侠义’的只剩下武当一派,后来实力虽隐隐可以和少林分庭抗礼,但始终没有膨胀的野心。显然这一切离不开张三丰的教导,试问,在这样一位心胸广阔、艺高盖世的大宗师领导下,武当派能不欣欣向荣、日益强大呢?

时间静静地流逝着。

宋远桥新婚后不久,山上又多了两个小童儿。其中一个约莫**岁,生得是眉清目秀、唇红齿白,扎了个冲天辫,只是神情间似是有些惧怕,毕竟是第一次在这么多的陌生人面前。另一个小童大概六七岁,却是浓眉大眼,口大鼻阔,虽比前一个小童年纪还小了一点,却一点也不感到害怕,反而憨憨地咧开嘴笑了。

师兄弟几个见师尊带着这么两个童儿过来,一时之间不知道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一个个露出迷惑的目光。

“远桥、莲舟、岱严,松溪,翠山,这是为师此番下山所收的两个小弟子。稍大一点的叫殷梨亭,小一点的叫莫声谷”。

这两个童儿都是孤儿,是张三丰在死人堆中将他们救出来,怜其身世孤苦,又见他们两个天真可爱,遂起了收徒之念。

“恭喜师父,又收佳徒!”五人一齐上前祝贺。

殷梨亭听到这么大的声音,怯生生地直往后退,而小小的莫声谷却咧着那张大嘴笑起来,一个胆怯,一个胆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殷梨亭,莫声谷。张翠山对这两个师弟的一生迅速地回想了一遍。一个早年未婚妻移情别恋,导致上半生孤苦,性子越发乖僻,及至中的,老牛吃嫰草,以中年大叔忧郁的眼神成功勾引了昔年心上人的女儿,至此才算功德圆满。而七弟莫声谷则相反,性情豪爽,易冲动,结果被大师哥的独子宋青书这个半吊子高手给误杀,还差得嫁祸给自己的儿子,算得上七侠中死得最冤的一位了,张翠山可没把自己算了,既然上天让自己来到倚天,肯定不会那么容易‘挂’的。

三岁看老,性格决定命运,张翠山隐隐约约看到了他们将来的样子。

当然,随着张翠山蝴蝶效应的影响,故事的发展肯定会偏离原著的轨道,发生一些变化的。

此时,宋远桥、俞莲舟二人已经是武林中准一流的人物,所以张三丰也放心地把殷梨亭和莫声谷交给他二人去练习武功,之后又是闭关练功。

由于情节的变化,张三丰悟出太极的时间会提前,因为本书的主人公是张翠山,而不是张无忌,所以不可能等到张翠山四五十岁才出现‘倚天’中的**情节,带动着其他的许多故事也提前上演。<div>